中大新聞網訊(通訊員倪丹)近日,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倪丹助理教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頂級管理學術期刊Human Relations上發表題為“How and When Leader Mindfulness Influences Team Member Interpersonal Behavior: Evidence from a Quasi-Field Experiment and a Field Survey”的研究論文,揭示了領導正念對團隊成員的人際公民行為和人際反生產工作行為的影響。Human Relations是金融時報認定的50本經管類重要學術期刊之一(FT50)。
領導正念反映了領導者以開放、不加評判的方式對當前內在體驗和外在刺激保持注意與覺知。盡管現存研究逐步探索了領導正念的效果,我們仍不清楚領導正念如何通過影響領導者自身的特點或其與下屬交互中的實際表現,而作用于下屬的工作結果。這一方面的缺失是值得關注的,因為正念是領導者的內在屬性,往往需要通過更加直接、外顯的特征得以表現,從而發揮作用。更重要的是,領導正念對于領導者的情感功能性(affective functioning)表現很可能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此外,領導者處在特定的工作情境中,領導正念的效果理應受到情境因素的影響。如果我們不深入分析潛在的邊界條件,而過分強調領導正念在任何情況下都總是有效的,很可能導致人們對正念效果的誤解。然而,對于“領導正念的效果在何種情況下更可能被激發或被抑制”這一問題,現存研究尚未給予及時的回答。
由此,作者基于動機的共情理論和正念文獻,考察了共情關注的交叉效應,從而捕捉領導正念效果的作用機制;鑒于正念文獻強調了正念效果在負面情境下會得到更大程度的發揮,作者通過關注團隊的阻礙型壓力源探索了領導正念效果的邊界條件。
作者進行了一個實地準實驗研究和一個實地問卷調查研究。研究結果表明,領導正念提升領導共情關注,進而改善團隊成員的共情關注水平。更進一步,團隊成員的共情關注促使成員展示出更多的人際公民行為,以及更少的人際反生產工作行為。同時,團隊阻礙型壓力源調節了領導正念與領導共情關注的關系,即當團隊阻礙型壓力源水平越高,領導正念與領導共情關注的正向關系越強。

理論模型
綜上,該研究的理論貢獻主要包括:第一,該研究強調并驗證了領導正念在情感調節中的核心功能,即領導正念通過共情關注“從上至下”的交叉效應發揮作用。這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理論視角來解釋領導正念如何發揮人際作用。第二,該研究解決了領導正念的效果何時會被激發或抑制的重要問題,從而幫助我們對領導正念效果形成了一個更加完整的理解,也回應了以往學者們的強烈呼吁。第三,盡管共情關注通常被看作是一個相對穩定的概念,但是學者們也指出它會受到情境因素的影響。本研究證實并拓展了這一觀點。此外,有關正念和共情關系的研究具有不一致的結論,這很可能是由于現存研究忽略了這一關系背后的潛在邊界條件。該研究通過考察阻礙性壓力源的調節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何存在不一致的研究結論,從而加強了我們對于二者關系的理解,促進正念與共情文獻的發展。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177/00187267221128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