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校生命科學學院鄺棟明教授課題組傳來喜訊,他們在腫瘤免疫領域取得新進展,在肝癌組織中發現一群具有促癌作用的調節性B細胞新亞群。研究論文PD-1HighIdentifies a Novel Regulatory B Cell Population in Human Hepatoma that Promotes Disease Progression于2月29日在線發表于國際權威雜志Cancer Discovery(IF: 19.5)。鄺棟明教授為通訊作者,中山大學為獨立完成單位,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生肖肖、腫瘤防治中心勞向明教授和他的博士生陳敏敏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相關工作得到國家“優青”和廣東省“杰青”等項目資助。
創刊于2011年的《Cancer Discovery》雜志是美國癌癥研究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最權威的學術期刊。鄺棟明教授課題組本次發表的論文是我國學者首次以國內為第一單位在該期刊發表的研究性論文。
B淋巴細胞是體液免疫唯一的主導細胞,主要通過呈遞抗原和分泌抗體參與體液免疫過程,在機體抵抗外來抗原免疫反應中發揮重要作用。目前,B細胞的研究國內外多以免疫器官為模型,對組織局部微環境中B細胞的功能與調控機制知之甚少。鄺棟明教授課題組從2009年開始一直致力于組織微環境中B細胞發育、亞群及功能研究,該團隊在去年12月發表于肝病學權威期刊Hepatology上的文章闡明了腫瘤組織B淋巴細胞的浸潤機制(IF: 11.1;第一作者劉瑞賢為生命科學學院2012級直博生),而此次發表于Cancer Discovery的工作聚焦在一群具有促癌作用的調節性B細胞(Regulatory B Cells)上。發現了一群具有PD-1high表型的調節性B細胞并深入研究了這群B細胞的產生機制及功能。研究顯示:PD-1high B細胞在晚期肝癌組織中占所有B細胞約10%,其浸潤水平與肝癌患者術后早期復發顯著正相關;模式識別受體TLR4引起的Bcl-6上調是肝癌組織微環境引起PD-1high B細胞產生的重要機制;激活PD-1信號能夠刺激該群細胞分泌IL-10從而抑制效應T細胞抗腫瘤免疫應答,最終促進肝癌生長。
機體免疫分為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兩類,但以往關于腫瘤免疫主要聚焦于以T細胞和髓系細胞為主要對象的細胞免疫。然而,腫瘤臨床治療中有較好療效的“靶向藥物”多是抗體藥物。因此,闡明腫瘤中B細胞亞群、功能及其調控機制是腫瘤免疫研究亟需解決的問題。鄺棟明教授課題組關于人實體瘤中B細胞亞群和功能的發現為腫瘤免疫研究及相關治療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