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網訊(記者唐艷麗)賡續百年初心,擔當育人使命;伴隨桃李芬芳,致謝育人恩師。教師節前后,我校各部門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校改革發展穩定,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問題導向,針對性地推出一系列活動舉措,著力解決涉及教職工切身利益的急難愁盼問題,進一步提升廣大教師全職業生涯的幸福感、獲得感。
為服務質量做加法,為辦事手續做減法,省心!
7月以來,人力資源管理處把黨史學習教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著力解決了一系列教職工關心的問題。
日常服務網格化。針對日常業務線條多,啟動人事人才聯絡員項目,推動人事人才工作網格化、精細化管理服務;運行以來,人事人才工作聯絡員及時上傳下達,開展政策咨詢,強化溝通協調,得到了二級單位的良好評價,“這項制度減少了基層對人事工作的神秘感,是一項暖人心的制度。”“通過人事人才工作聯絡員,能得到更準確更及時的指引,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專項服務線上走。針對報到入職手續多,推出“一站式”“線上走”服務,減輕教職工辦事壓力;新引進人才只需到校辦理一次必要手續,減少往返多部門辦理手續的環節,以集約式的管理服務,讓人才少跑路、少走彎路。人力資源管理處還通過公開辦事內容和程序,明確辦結時限,安排專人跟進,協助引進人才辦理入職手續、安排住房、薪酬啟動、科研平臺建設、子女入學等手續,著力解決教職工急難愁盼的基本問題。未來,隨著“線上報到”逐步落地,人才入職又將從“一站式”邁入“線上走”階段。

人才服務(來源:人力資源管理處)
助力發展傳幫帶。針對新入職教職工困難疑問多,邀請學者名師傳道解惑,在新起點注入新動力。8月27日至29日,舉行了2021年新入職教職工綜合培訓。培訓共設置六個專題共25場報告,突出思想教育與政治引領,引導心懷“國之大者”,勇擔育人使命;強調教學科研專業能力提高與“傳幫帶”,以校史校情教育、管理服務宣講等,幫助新入職教職工盡快熟悉學校文化與制度,早日適應“中大人”的新身份。如新入職的前游泳奧運冠軍焦劉洋所說,豐富的學習內容讓參訓教職工深深感受到了中山大學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優秀的教書育人傳統,同時也更深層次意識到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重擔在肩,今后要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做“四有”老師,爭做“大先生”。

培訓會(來源:人力資源管理處)
筑巢引鳳,基建助力人才引進,放心!
種好梧桐樹,引來金鳳凰。為助力人才引進,改善教職工住宿條件,基建處已建成投入使用院士公寓8套,廣州校區南校園怡樂路教師公寓8棟和珠海校區博雅苑二期人才公寓6棟,即將落成,總建筑面積約35萬平方米。住房總套數超過2000套。一棟棟高高聳立的人才公寓和教師公寓將滿足高層次人才和廣大教職工的過渡周轉住房需求,為我校實現人才引進的倍增計劃創造條件,提高學校整體競爭力。

珠海校區新建公寓(來源:基建處)
不忘初心育桃李,立德樹人鑄師魂,正心!
心存師德敬畏,心生學習興趣,心懷知行動力。教師節來臨之際,師德建設主題教育月活動也拉開帷幕,為提升學習興趣和實效,黨委教師工作部緊抓實際,梳理了過去幾年的師德宣講經驗,進一步整理師德警示宣講PPT發放給所有院系,并制作學習手冊和折頁發放給全體教師,鼓勵教師主動思考教育重要論述、充分理解十項行為準則,實現學習實效的提升。深入附屬醫院及珠海校區和深圳校區是新建學院等,認真參與其學習、培訓和實踐活動,黨委教師工作部部長羅燕在孫逸仙紀念醫院、附屬第八醫院、公共衛生學院等單位作師德醫德專題報告,以“德”為切入點,講解師德師風建設重要文件制度,有效激發教師們將師德內化為自身進步的驅動力,以正確的價值導向帶動師德師風建設,實現學用結合。

學習手冊和折頁(來源:黨委教師工作部)

師德專題報告合影(來源:黨委教師工作部)
聚焦急難愁盼,組織有力量,黨員有擔當,凝心!
黨委組織部作為學校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實踐組成員單位,帶頭為師生辦好“實事”,推進全校“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緊密圍繞師生需求開展調研座談,制定《組織部黨支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項目清單》,針對最集中的問題和困難有針對性地開展“辦實事”活動。一是開展上門送黨建業務指導。支部黨員深入基層講解干部管理監督及黨建、黨費業務共5場,有效解決了相關單位黨建業務需求,取得了良好收效。二是為黨建信息化提供便捷服務。與網絡與信息技術中心攜手推進在“中山大學黨建”公眾號上線“中山大學黨建問答機器人”,為黨建工作問詢提供便捷化渠道。三是發布紅色教育培訓基地參考清單。在“中山大學黨建”公眾號上發布“廣東省紅色教育基地參考清單”并進行動態更新,目前已發布兩版資源。四是制作黨建工作有關經費使用簡易指引。與財務處攜手合作,分別在“中山大學黨建”公眾號完成黨費和黨建工作專項經費的指引推送。五是提供黨史學習教育講師團信息庫。為各二級單位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提供優質師資資源。
點滴細節,關懷離退休職工,暖心!
醫院管理處公費醫療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公醫辦”)是學校的窗口單位之一,其中,公醫審核主要服務對象是離退休老同志。公醫辦(南校園)原辦公室在逸夫樓二樓,臺階高,環境簡陋,且與其他部門聯合辦公,老同志們的辦事體驗欠佳。今年7月,在學校的統一安排下,公醫辦(南校園)搬遷至第三教學樓一樓。新的辦公室寬敞明亮,分區合理,且位居一樓,與南校園門診部、財務處相鄰,便于教職工辦理就醫、審批、結算等相關業務,真正解決了教職工急愁難盼的問題。

公醫辦(南校園)(來源:醫院管理處)
教師節前夕,離退休工作處于9月9日上午在南校園方潤華樓組織召開退休教師代表座談會,近一年來新退休教師代表與涉老組織代表圍繞“庚續百年初心、擔當育人使命”主題交流暢談,并對老人活動中心的管理使用、重大疾病救助基金、宣傳工作注意事項等離退休教職工關心的問題做了重點介紹,關心離退休老同志身心健康,幫助他們規劃好離退休生活,繼續為學校發展發光發熱,讓老同志們深切感受到黨和政府及學校的關心關懷。
文稿終審:黨委宣傳部 漆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