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網電(通訊員 樂虞瑩、劉暢、戴希安)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附屬第六醫院黨委加強組織領導,迅速動員部署,緊扣“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目標要求,高標準高質量統籌謀劃推進,將黨史學習教育納入培訓項目、納入日常業務、納入重點項目,“學、悟、踐、為”四位一體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見行見效。
“三學”聯動,學深悟透
小組“統學”。醫院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把學習教育情況納入黨建查房督查內容、支部黨建月度報表、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內容,確保規定動作不游移、自選動作不偏離。
頭雁“領學”。醫院黨委充分發揮黨員院領導理論學習上的示范引領作用,帶頭深學研學、帶頭交流發言、帶頭講黨課、帶頭參加所在黨支部學習、帶頭認領“解難題”,著力在消化深化轉化上下真功夫。
支部“促學”。各黨支部積極組織“五個一”黨員教育活動,開設黨史“微課堂”,建立網絡“微平臺”,開展線下“微談心”,堅持輪流講、互動學、全員考,鼓勵談心得、講體會、話感悟,推動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七一前后,各黨支部還以“啟航、續航、遠航、領航”四個篇章創新開展“音樂黨課”,全體黨員在紅色歌曲里重溫黨史、見證初心,讓黨史學習“聲”入人心。

各黨支部創新開展“音樂黨課”(來源:附屬第六醫院)
以學促做,擔當作為
醫院黨委注重在學習黨史中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聚焦患者和員工“雙滿意”,通過“三個納入”,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系列活動,努力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服務人民群眾的實際成果。
納入培訓項目。通過院領導講黨課、觀看紅色影片、參觀革命博物館和紀念館、舉辦“薪火相傳、接續奮斗-致敬光榮入黨五十年老黨員”活動等方式,將黨史學習教育有機融入黨團員培訓班、新員工入職和新生入學“第一課”,從百年黨史中悟思想、尋初心。醫院黨委把握教育時機,邀請學校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團成員曹天忠教授和中交粵港澳區域總部黨工委書記梁卓仁同志來院作專題宣講,進一步堅定師生員工為人民健康謀幸福、為建設“健康中國”努力奮斗的信心和決心。

黨委書記李漢榮為2021年入職新員工講授“第一課”(來源:附屬第六醫院)

院長文衛平開講2021級研究生“開學第一課”(來源:附屬第六醫院)
納入日常業務。以黨支部為重要著力點,堅持公立醫院公益性,發揮專業特長,服務百姓健康。外科六黨支部、影像醫學中心黨支部等黨員合力二十余天奮力救治感染沙門氏菌的“死亡三聯征”患者;學生一黨支部聯合內科三黨支部、行政三黨支部舉辦炎癥性腸病義診和“常在心——i寶貝”健康教育;藥學部黨支部堅持錄制安全用藥科普視頻,并在取藥大廳“共產黨員示范崗”為患者提供藥學咨詢、用藥教育等藥學技術門診服務;在疫情特殊時期行政一黨支部聯合各臨床醫技黨支部在院區西廣場設立“優撫對象服務點”,老人來院開藥,不用進入大樓,就可以享受掛號、問診、開藥、取藥“一條龍”服務,為慢病老人、優撫對象解決就醫難題。此外,影像醫學中心黨支部聯合腫瘤中心黨支部、藥學部黨支部連線云南鳳慶紅塘村村民開展“野生菌中毒”等系列健康教育科普,內科二黨支部送醫下鄉到從化呂田社區,內科三黨支部聯合外科二黨支部赴汕尾開展炎癥性腸病專題講座及健康教育,內科一黨支部牽頭組織多學科黨員醫護人員與沙東有利集團黨委機關支部舉行義診,外科四黨支部營養科黨小組開展“全民營養周”義診等,以實際行動辦實事解民憂。

“優撫對象服務點”為來院老人服務(來源:附屬第六醫院)
納入重點項目。醫院各級黨組織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在圓滿完成核酸檢測、疫苗接種、支援隔離點任務的同時,有力保障了院內感控和正常醫療業務的安全有序開展。
疫情期間,醫院互聯網醫院胃腸鏡預約功能正式上線,整個檢查申請、開單、預約、支付、寄藥過程無需到院,在家就能完成,此外互聯網醫院優化了線上線下支付流程,慢病診查費和藥品費同樣支持“一站式”醫保在線結算,患者在互聯網醫院線上掛號問診后,還可以實時獲取醫生院內出診時間,以便自由安排線下面診時間,真正實現了“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服務理念;6月6日,在醫院省市校共建十四周年紀念日之際,舉行了百名黨員名醫“云”義診,方便百姓足不出戶看診就醫。
醫院以匯聚高層次人才為主線,以激發整體隊伍活力為核心,統籌兼顧“拔尖”和“寬基”,持續完善醫院青年人才成長體系。醫院人力資源處牽頭制定一系列可調可控、能上能下的閉環管理方案,創新護理和管理崗位聘用及薪酬體系,鼓勵青年員工外出進修培養,擴大醫院優秀人才蓄水池,為醫院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的人才動力。
優化全院臨床研究布局,促進多學科間優勢互補、協調發展。臨床研究中心自2021年4月起深入臨床科室每月開展一期“科室一對一”臨床研究輔導,根據專業特點“定制”個性化指導方案,引領各學科凝煉優勢研究方向、探尋重點突破課題、建立高質量研究隊列,助力科室拓展長線臨床研究規劃。
同心抗疫,護佑健康
面對廣州本土疫情,醫院黨委靠前指揮、率先垂范,落實“快、嚴、實”要求,黨支部筑牢紅色堡壘,黨員沖鋒在前,為黨建引領疫情防控注入“紅色動力”。截至8月底,醫院共派出3200余人次,完成市區84萬多人次的核酸檢測;派出4120人次,完成26萬多劑疫苗接種;目前第11批次醫療隊員仍在堅守天河區醫學觀察隔離點。

核酸采樣支援隊出征儀式(來源:附屬第六醫院)
白衣為甲,不負使命,黨員先鋒隊在抗疫一線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時隔13年,曾參加汶川抗震救災并“火線入黨”的陳曉瓊護士長,在支援核酸檢測的崗位上度過了今年的“政治生日”,她說“只要大家需要,我就在”;兩位90后醫生關鍵時刻“身手不凡”,張力強醫生在核酸檢測點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成功救治喉嚨藥片被卡女子,陳喜杰醫生地鐵口偶遇患病女子,身背患者徒步小跑進院救助,感人事跡迅速登上熱搜。

張力強醫生在核酸檢測點成功救治喉嚨藥片被卡女子(來源:附屬第六醫院)
全院上下將持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與醫院發展緊密結合,更多地在解決問題、推動發展、促進改革、惠及員工和服務患者等方面彰顯醫院黨史學習教育的特色成果,主動把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破解醫院發展難題的實招硬招,確保“十四五”時期醫院高質量發展開好局、起好步。
文稿終審:附屬第六醫院 李漢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