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
如果想成為一個深具人格魅力的人,就應撥開歷史風云,從偉大人物身上汲取力量;如果要了解一個黨的百年史實,就要溯流而上,在無數先輩中尋找榜樣。
知史愛黨,知史愛國。正確了解黨和國家歷史上的重要人物,對于正確認識黨情、國情十分必要。
羊城綠濃春夏早,庭深月明靜悄悄。夜色如水,流過心田,讀完一個個中國黨史廉潔自律故事后,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百年前的那條魚,六十年前的那朵花,向我訴說著一個個高風亮節、黨性修養的故事,也把握了我們黨如何穿越歷史、日益發展壯大的密匙。
我是一條鯉魚,百年前的鯉魚
那是1929年的一個清晨,在井岡山根據地,我被一個精瘦的老人提在手里,穿過衣衫破爛卻精神抖擻的人群,來到一間簡陋的屋子前。
“老公公,您找誰?”
“我找毛澤東委員?!?/p>
“哦,您找他干什么???”
“小兄弟,聽說他最近身體不好,我想把這條魚送個他補補。”
“可毛委員不在啊,他去老鄉那里做社會調查了,您還是拿回去吧。”
“不收我可不依,不就一條魚嘛,這可是我的一點心意。你看我專門跑了幾十里路,家里還有一大堆活等著呢……”
年輕人難為地摳摳頭,說:“那我就收下吧?!本瓦@樣,老人高高興興地回去了,我被留在了水盆里。
一直到了正午時分,一個濃眉大眼、國字臉的人才走進來。年輕人樂呵呵地說:“看,今天有好吃的啦,咱們做個紅燒鯉魚吧?”
那人一瞅,急忙問,“魚從哪來的?”
“是個老鄉送的,說要讓您補補身子?!?/p>
“多少斤?給錢了沒有?老鄉的日子不容易,怎么能白吃呢?趕緊送回去!”那人聲音很大地說。
“是他堅持送的嘛。一條魚,這么熱的天這么遠的路,送回去也死了。再說人家老鄉也是好意,送回去不是讓人心里不自在嘛?!?/p>
“那不行!咱部隊的紀律是不拿群眾一針一線,我怎么能帶頭違反呢?你把魚秤了,照市場價格給老鄉送去錢?!?/p>
見年輕人既難為又不好意思,他又降低了聲調,溫和地解釋,“我們共產黨人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艱苦樸素,廉潔奉公,不占公家和群眾的一分一毫是我們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咱們要起表率作用,怎么能隨隨便便吃老鄉的魚呢?一條魚是小事也是大事。如果這是一條金子做的魚,又該怎么辦呢?清正廉潔是一個黨員的基本原則,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才是對的嘛?!?/p>
下午,當幾元錢被送到老人手中時,他激動地見人就說:“都說共產黨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真這樣啊,小中見大……單憑這一點,毛澤東委員就是咱們老百姓的貼心人。”清正廉潔也是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我是一朵花,60年前的一朵海棠花
那是一個春天的傍晚,當我和伙伴們在夕陽中迎風舞蹈時,突然,看見一個頭發濃密、身材瘦削的人邊揮手邊聲音很大地說,“這是怎么回事?幾天不在,就全變了樣,誰讓你們這樣做的?”
一個人連忙檢討,“總理,是我,我做主的。我錯了……您先進屋休息吧……”
看著以前潮濕的青磚上鋪上了木地板,漏風的窗戶被封嚴實了,發霉的舊地毯和舊燈具換成了新的,早都破了的白布窗簾換成較厚的呢子窗簾……他氣憤地揚起抱在胸前的右手,聲音更大了,“我回屋,就是接受了你的既成事實?”隨后又指向屋里,“把那些東西統統搬走,否則我不進去!”說完扭頭就走。
見此情形,其他人忙追上去邊拉邊勸,他邊走邊說,“我不進,那不是我的家!”
這個名叫周恩的人一貫溫文爾雅,溫和待人,這次罕見地對秘書兼保衛何謙大發雷霆,是因為未經允許,工作人員擅自做主,修繕了自己的住所——西花廳。
新中國成立以后,周恩來總理一直在中南海西花廳工作和生活。這個長方形的四進庭院建于清朝末年,陳舊、陰暗、潮濕,梁柱上的漆皮剝落得厲害,青磚地上也常泛出一層白色的堿花。老舊尚可以忍受,可是潮濕卻非常麻煩,因此總理腿疼的毛病一犯再犯,大家十分心疼,屢次勸他將適當修繕一番,都被回絕了。
于是,工作人員趁他夫人鄧穎超沒在北京、他去廣東出差之際,向辦公室報告后,抓緊時間修繕??紤]到他們平日勤儉節約的作風,大家盡量做到最簡單樸素,以減少開支。誰知他回來后,生氣的連屋子都不進了。這可怎么辦?
沒辦法,在他的一再堅持下,工作人員只好把地毯、燈具、窗簾等能挪東西全部搬走;已修繕好的地板、窗戶再換又是一筆費用,他只好給秘書說個人付款,絕不能用國家的一分錢,直到恢復了舊貌才進了家門。事后,他一直耿耿于懷,多次在國務院辦公會議上檢討,并教導身邊人,“我身為總理,帶一個好頭,就影響一大片;帶一個壞頭,也要影響一大片。你們花那么多錢,就為了把我的房子搞那么好……這樣一級學一級發展下去怎么得了?” 1974年6月1日他離開西花廳住進醫院后,直到去世,再沒回過這里。
時光荏苒,歲月不居,轉眼已是百年。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相同,那么多年過去了,我和我的姐妹們經歷了這個古樸簡陋的“小家”的所有過程,陪伴著這位共和國國家總理為“大家”忙碌操勞的身影,見證了一個中國共產黨人廉潔自律、克己奉公的政治本色和優良傳統。
“廉潔奉公,以正治國者,周總理也?!边@是陳毅元帥對他的高度稱贊?!敖夥懦跗?,你偶然看到這個海棠花盛開的院落,就愛上了海棠花,也就愛上了這個院落,選定這個院落,到這個盛開著海棠花的院落來居住,整整居住了26年。”他的愛人,鄧穎超同志在悼念他的文章中寫道。
學黨史感悟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是??!飲水思源,知古看今,因為信仰,中國共產黨人伴隨歷史的洶涌波濤,成長為引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擎天巨輪;因為信仰,無數革命先輩用鮮血與生命才換來這百年盛世,從曾經的貧窮落后到如今的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黨的經驗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從書本上抄來的,而是我們黨在歷經艱辛、飽經風雨的長期摸索中積累下來的,飽含著成敗和得失,凝結著鮮血和汗水,充滿著智慧和勇毅。
反觀當下的時代,國家和社會的高速發展,帶來了物質文化的躍遷,同時也滋生了攀比心理,有了更多的誘惑。
我們更應該學好黨史,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保持政治定力,要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和成效。
從個人修養上,我從黨史中讀懂了“心貪如坑,無私如燈”,這些廉潔自律的故事,猶如夜幕中皎潔的月光,窗外徐徐的清風,時時刻刻警醒著我:不為權所動,不為欲所惑,防微杜漸,廉潔自律;不正之風不染,不義之財不取,不法之事不做,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永遠筑牢自己心中的那道“廉潔防火墻”。
回到醫生這個職業上,“無德不能為醫,有品方能濟世;慎獨慎微須銘記,清風正氣行萬里”。古人都說“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作為一名職業醫生,作為一個科室主任,要扛得住誘惑。經得住考驗,小節不可縱,大節不可失。在行業反腐倡廉的道路上,沒有觀眾也沒有局外人,守廉是我們每個黨員干部基本的職業道德,廉潔從業也是我們從醫者的責任和義務。那些魚和花的故事,讓我的心靈更加明澈,讓我的腳步更加堅定:
一條魚,一朵花……學習黨史是最好的營養劑!風清則氣正,氣正則心正!廉潔從業,不忘初心,我們都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