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網電(記者孫琛)6月21日上午,羅俊校長在深圳校區西教學樓為2020級170名本科生講授思想政治理論課。結合黨史學習教育要求,羅俊校長以“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歷史性變革和歷史性成就”為主題講授。馬克思主義學院歐陽永忠老師主持課程。

羅俊校長授課現場(攝影:張晉衡)
羅俊校長分別從“取得歷史性變革和成就的時代背景”“全面把握歷史性變革和歷史性成就”“結合學校談我國高等教育的創新發展”等方面,詳細闡述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和取得的歷史性成就,鼓勵同學們要從黨史中汲取前進的智慧和力量,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羅俊校長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復雜的國際形勢下,面對艱難的改革重任,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勵精圖治、力挽狂瀾,革故鼎新、開拓進取,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
羅俊校長表示,當今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主要體現在世界發生的深刻變化前所未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激烈競爭前所未有,國際力量對比發生的革命性變化前所未有,全球治理體系的不適應、不對稱前所未有,人類前途命運的休戚與共前所未有。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正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他強調,站在新時代、新方位,我們既要對世情有充分的認識,又要對國情、黨情有清醒的認識,這樣才能不斷推動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真正實現從大國走向強國。
羅俊校長強調,要深刻體會中國共產黨在面對各種復雜環境和嚴峻挑戰時做出的正確決策和取得的歷史性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全面領導明顯加強,全面從嚴治黨成效卓著,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經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民主法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思想文化建設取得重大成就,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提升,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強軍興軍開創新局面,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開展。羅俊校長引用數據和實例,生動講述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這一歷史階段的豐富內涵和深遠影響,啟發同學們思考新時代青年肩負的歷史使命,立志成為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羅俊校長表示,高等教育的發展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密不可分、相輔相成。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中山大學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十三五”時期,學校形成了“三校區五校園”統籌發展的辦學格局和文理醫工農藝綜合發展的學科格局,人才培養體系全面重塑,“五個融合”成效明顯,生源質量穩中有升,科研創新能力得到增強,師資隊伍建設成效突出,社會服務能力不斷提升,辦學保障條件全面改善,大學文化建設煥然一新。

同學們認真聽講(攝影:張晉衡)
羅俊校長結合人才培養目標,向同學們提出了三點希望:一是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善學善用,真學真用。二是要聽黨話跟黨走,自覺堅持和擁護黨的領導,以牢固的信仰、堅定的信念、篤定的信心跟隨中國共產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拼搏。三是要追求卓越,勇擔重任,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近年來,我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把思政課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學校不斷加強思政課建設,推動黨史進校園,書記校長帶頭將黨史融入思政課,把黨史學習教育作為學生思想成長的營養劑,引導學生知史愛黨、知史愛國,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
文稿終審:黨委宣傳部 漆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