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網訊(通訊員黃山)為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傳承黨的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自覺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中山醫學院在校團委和學院黨委的指導下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青年志愿服務活動。
今年4月份以來,中山醫學院團委聯動越秀區農林街團工委開展志愿者學黨史之“青”聽“五老”講故事系列活動。每周六早上,中山醫學院的青年志愿者到越秀區各街道的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家中,為“五老”送去按摩、科普醫學保健知識、打掃居家衛生等志愿服務,聽“五老”講革命故事,感悟跟黨初心,打造黨史學習教育的活課堂,在傳承中學史、在學史中傳承,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

中山醫學院青年志愿者參與越秀區農林街團工委“青”聽“五老”講故事活動
(來源:中山醫學院)
中山醫學院志愿者來到了第一位探訪對象——農林街竹絲崗四馬路一位近百歲的老戰士黃錫泰的家中。志愿者充分發揮自己的醫學專業知識,為老人提供醫學保健、科普知識、居家安全保障等暖心服務,幫助這位革命老戰士疏通筋骨,緩解身體的酸痛。一群年輕的黨員、團員圍坐在一起,聽黃爺爺述說崢嶸歲月里的動人革命故事。
黃錫泰今年99歲,已有75年黨齡。黃爺爺動情地感慨道,自己已經近百歲了,恰逢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對他這位老黨員來說具有重大意義。黃錫泰祖籍山東,1945年23歲的他響應國家號召,到部隊當了一名通訊兵,并在1946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四平戰役中,黃錫泰不幸負傷,導致右眼失明,左手橈動脈附近有一塊彈片至今未取出,但他滿腔的熱血卻從未消減過,為自己的無悔付出和人民軍隊最終取得解放戰爭全面勝利而感到無比的自豪。解放后,黃錫泰隨部隊南下,定居在廣州,曾擔任醫護兵被編入廣東第一護校工作。黃錫泰以“拓荒牛”的姿態,發揮軍人堅韌不拔的毅力,投身新中國醫療衛生事業建設之中,在結核病肺部腫瘤防治所繼續為國貢獻至退休。
黃錫泰在得知學院志愿者們積極向黨組織靠攏時更是激動不已,勉勵大家不忘初心,將個人的命運和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要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時刻把學習擺在首位,扎實所學,深入鉆研,不斷提升醫學能力,成為黨和人民信賴的好醫生,更好地為國家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志愿者與黃錫泰老戰士合照(來源:中山醫學院)
中山醫學院志愿者們被這位百歲老人的故事深深打動,他們紛紛表示一定會謹記黃爺爺的勉勵,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發揚革命先輩們無所畏懼、不怕苦、不怕難的精神,學習好知識本領,更好地服務人民。
文稿終審:中山醫學院 吳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