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網訊(通訊員 賀素磊)4月10日,中山醫學院黨委、護理學院黨委組織師生黨員赴佛山三水南山鎮開展“學習黨史踐初心 爭當先進擔使命”黨史學習教育實踐活動。兩個學院黨政領導班子、中山醫學院各黨支部書記、強基計劃“心陶班”學生、寄生蟲學黨支部及兩院師生代表共110余人參加此次活動。學校黨史學習教育第八巡回指導組組長羅燕出席活動。
師生們來到佛山市三水區南山鎮的陳心陶紀念地開展“傳承紅色基因、學史增信”活動。中山醫學院黨委書記吳忠道教授首先為大家介紹了陳心陶教授的生平事跡。他介紹到,“新中國剛成立不久,陳心陶教授毅然放棄國外優越的生活條件回到祖國參加建設,為中國血吸蟲防治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并重點介紹了陳心陶教授深入疫區開展科學研究,提出結合農田基本建設消滅血吸蟲病的事跡以及紀念地的由來。在場師生為之感動。師生們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陳心陶教授塑像前,向這位人民科學家鞠躬、致敬和獻花,表達了對陳心陶教授無限敬仰和深切懷念。
中山醫學院師生在陳心陶紀念地開展緬懷先烈紀念活動(來源:中山醫學院)
護理學院師生在陳心陶紀念地開展緬懷先烈紀念活動(來源:護理學院)
中山醫學院強基計劃“心陶班”在陳心陶紀念地開展緬懷先烈紀念活動(來源:中山醫學院)
隨后,兩個學院聯合在南山鎮衛生院舉行“我為群眾辦實事”義診活動。活動特別邀請了中山醫學院遺傳學與細胞生物學教研室臨床副主任、附屬第一醫院產科主任羅艷敏教授,生理學教研室臨床副主任、附屬第一醫院急診科李振宇副主任醫師,護理學院院長、第六醫院彭俊生教授,護理學院高玲玲教授、張利峰副教授、趙娟娟副教授舉行陳心陶志愿者服務崗義診活動。義診吸引了當地群眾紛紛慕名前來尋醫問診。專家們一方面為前來求醫患者進行悉心診療,一方面還耐心為群眾提供健康教育知識,義診涵蓋胃腸科、婦產科、急診治療、孕期保健、兒童成長發育評估等內容。同時,護理學院的師生還現場利用模型開展了急救知識與技能培訓,現場演示了包括心肺復蘇、人工呼吸、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操作。豐富多樣的義診項目受到當地群眾和衛生院醫務人員的熱烈歡迎和積極參與。
護理學院師生為群眾演示急救操作(來源:護理學院)
時值傳染病媒介福壽螺和白紋伊蚊繁殖季節,中山醫學院寄生蟲學黨支部師生還結合專業特長,弘揚“心陶精神”,在南山鎮六和衛生院附近水渠開展福壽螺調查,在六和樂屋村調查白紋伊蚊孳生地,為下一步開展綜合防控提供基線數據,助力南山鎮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養生福地、精品康城”。
強基計劃“心陶班”學生則前往逕口知青會館參觀學習,了解南山鎮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努力改變落后面貌的艱苦奮斗歷史。通過參觀學習,大家加深了對黨史國情的認識,表示要進一步弘揚“心陶”精神,勤奮學習知識,掌握過硬本領,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健康中國戰略和國家生物安全事業而努力奮斗。
文稿終審:中山醫學院 吳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