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歷史學系(珠海)直屬黨支部召開以 “學習十九大報告,分享《絲綢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閱讀心得,加深理解“一帶一路”建設的世界意義”為主題的組織生活會。學校特邀黨建組織員黎啟業同志蒞臨指導,系黨員師生出席,部分非黨員青年教師受邀參加會議。會議由系直屬黨支部副書記萬忠娟主持。
會議伊始,系直屬黨支部書記朱志輝向黎啟業同志匯報了系黨組織情況和此次組織生活會的準備工作。英國著名歷史學家、牛津大學教授弗蘭科潘的《絲綢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自2015年出版以來影響巨大,中文版成為中國2016年度十大好書之一,《人民日報》三度刊文推薦。今年7月,系黨組織基于這部書的正面影響、新建學系的學科建設規劃和面向“一帶一路”倡議的科研導向,布置黨員師生暑期閱讀,并于下半年安排一次分享閱讀心得的組織生活會。
會議由主題發言和自由討論兩個部分組成。朱志輝、王玖玖、羅伊、張學渝分別作了題為《學習黨的十九大報告,加深理解建設“一帶一路”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世界意義》、《互動與連通:絲路視角下的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海上絲路與季風計劃》、《〈絲綢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讀后》的閱讀分享,這些主題發言或者從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內容之一,即深化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談這位西方歷史學家為何青睞和點贊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及實施效果的根本原因;或者從該書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談古絲綢之路的全球史觀與當前“一帶一路”的全球化作用;或者從中國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隨后印度實施類似的“季風計劃”,追溯古代中印交通,期盼未來雙方的新絲綢之路是貫通,而不是反制。
在討論環節,從事世界史研究的史宏飛、梁躍天和許美祺等老師圍繞“一帶一路”建設主題發表感言,他們從對美、英、日等發達國家歷史研究的背景上就“一帶一路”倡議實施過程中應該關注的國際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與會者普遍認為,中國學者尤其是我們歷史學科的青年學者對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區域的歷史文化研究,要有緊迫感和責任擔當。
最后,學校特邀黨建組織員黎啟業總結說,將黨的理論學習與老師的專業研究結合起來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模式,希望各位青年教師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再接再厲,將所學所研與國家戰略緊密結合,為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