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網訊(通訊員郭漣漣)為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近日,中山大學前沿交叉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創新研究院”)以“學科交叉融合服務地方低空經濟建設發展”為主題舉辦學科交叉研討會。會議邀請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副所長(以下簡稱“電子五所”)王勇、我校科學研究院橫向處副處長劉薇,先進技術研究院綜合處副處長、集成電路學院方文嘯教授與會指導。系統科學與工程學院(以下簡稱“系統學院”)黨委黃勇平書記,創新研究院、系統學院院長陳洪波教授,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陳翔教授,智能工程學院譚曉軍教授,航空航天學院丁延衛教授,創新研究院、系統學院副院長莊學彬副教授,創新研究院副院長郭漣漣,以及智能工程學院、網絡空間安全學院、航空航天學院的三十余名專家學者參會。研討會由陳洪波主持。
陳洪波對王勇一行的來訪以及學校職能部門和兄弟院系代表的參會表示熱烈歡迎,希望研討會能促進各方在服務地方低空經濟建設發展等方面加強交流與合作。王勇介紹了此次調研交流會的背景。他指出,低空經濟作為新興的經濟形態和科技進步的重要前沿,正以其廣闊的應用前景和深遠的社會影響,逐步改寫未來的發展藍圖。希望通過雙方深入交流,優勢互補,后續在空地一體化協同創新、低空經濟相關領域產學研合作等方面加強合作。
電子五所整機研究院新業務發展部副主任李騫對電子五所相關情況進行了簡要介紹。他指出,電子五所作為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機構,始終堅持“支撐政府的專業智庫、服務產業的科技平臺、提升質量的權威機構”的發展定位,從頂層設計、技術支撐、平臺服務等方面全方位多層次為廣東省低空經濟建設發展服務。
系統學院副院長莊學彬介紹了系統學院和創新研究院的基本情況,包括成立背景、發展歷程、師資力量、學科建設、實驗室平臺等相關情況。莊學彬重點從感知、導航、控制、調度與規劃等方面介紹了空天智能無人系統團隊的相關科研成果,希望后續加強與工信五所和優勢科研單位的交流合作。
智能工程學院院長助理古博教授對智能工程學院相關情況和飛行穩定性測試大裝置建設進行了簡要介紹。他指出,飛行器低空飛行,尤其是在強風、強雨、強干擾等極端復雜環境下的飛行安全問題至關重要。建設復雜環境飛行器飛行穩定性測試大裝置有利于飛行器低空飛行試驗驗證,能夠在地空協同測試、虛實協同測試等方面助力大灣區低空經濟產業發展。
航空航天學院教授盧鎮波對航空航天學院相關情況和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現狀和發展趨勢進行了簡要介紹。盧教授指出,eVTOL是城市空中交通綠色革命的一部分,勢必會帶動一個全新的萬億級產業。廣東省大力發展低空經濟,攻克 eVTOL結構、動力和控制核心技術是非常關鍵的一環。
隨后,雙方圍繞低空經濟行業發展現狀、技術路徑、技術攻關難點、各學科發揮作用等進行了深入交流研討。先進技術研究院綜合處副處長、集成電路學院方文嘯教授表示,先進技術研究院將主動謀劃,做好頂層設計,推動學校相關學院與電子五所的深入合作,共同服務好地方低空經濟建設發展。科學研究院橫向處劉薇副處長表示,希望雙方加強借鑒交流,持續拓展合作廣度和深度。
陳洪波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討會取得的成效。他指出,通過專題報告和座談交流,促進了跨學科思維的碰撞,拓寬了學科視角,后續要進一步與電子五所加深交流合作,以“十五五”低空經濟發展規劃為牽引,積極主動推進雙方在人才聯合培養和科研合作方面走深走實。
交流訪問期間,與會專家代表參觀了學院部分科研實驗室,并圍繞具體技術展開了討論。
文稿終審:黃勇平、陳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