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赌场招聘-赌场有哪些_免费百家乐追号软件_全讯网最新资讯网址 (中国)·官方网站

師生文苑

首頁 > 師生文苑 > 正文

趙立彬:孫中山與中山大學

稿件來源:世紀雜志 作者:趙立彬 李興國 張文苑 編輯:吳立堅 審核:孫耀斌 發布日期:2025-04-01 閱讀量:

在中國大陸,以人物命名的大學很少,而由偉人親手創辦、并以偉人名字冠名,從而將一位世紀偉人與一所大學如此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當數中山大學。秉持“教育為神圣事業、人才為立國大本” ,孫中山于1924年親手創辦了廣東大學。1926年,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廣東大學改名為中山大學。今天,中山大學已發展成為蜚聲中外的著名學府、華南地區的第一名校。孫中山與中山大學的不解之緣,在現代中國的教育史上,是值得大書特書的重要篇章。

01

博濟緣結 康園情深

中山大學的創辦已有百年歷史,孫中山與今日中山大學的淵緣卻更早且深。1886年,孫中山在廣州博濟醫院附設的醫學班以“逸仙”之名求學,雖然在博濟習醫的時間僅有一年,卻奠定了他后來專業學習和關心時政的良好基礎。他的同學后來回憶孫中山此時的學習生活時說:“先生年少聰明過人,記憶力極強,無事不言不笑,有事則議論滔滔。九流三教,皆可共語;竹床瓦枕,安然就寢;珍饈藜藿,甘之如飴。此其特異之性也?!?博濟醫院的醫學班是近代中國最早的西醫教育,也是今天中山大學醫學教育的源頭之一。博濟醫院歷經發展,后成為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今更名為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在廣州,原有一所外人舉辦的基督教學?!獛X南學堂,早期稱格致書院,1918年改為嶺南大學,坐落于省城河南(今廣州市海珠區),校園被稱作“康樂園”。孫中山曾經三度蒞臨,與師生親切見面。第一次是1912年5月7日,孫中山應邀到嶺南學堂,在康樂園中的馬丁堂發表了“非學問無以建設”的演講。第二次是1923年12月21日,孫中山、宋慶齡應邀訪問嶺南大學,在著名的懷士堂發表演講,其中講到“我勸諸君立志,是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后來這句話經中山大學中文系商承祚授教題寫,被鐫刻在懷士堂的正門上方。第三次是1924年5月,嶺南大學舉行史堅如烈士紀念雕像揭幕儀式暨紀念黃花崗起義十三周年紀念會,紀念會前夕的5月1日,孫中山參加嶺南大學舉辦的公宴,發表演說,勉勵青年學生“為國家服務, 為社會服務”。1922年6月陳炯明部發動叛亂時,宋慶齡還曾在康樂園嶺南大學校長鐘榮光的官邸短暫避難。

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時,嶺南大學的文、理科并入中山大學,中山大學也遷入原嶺南大學校址。孫中山生前一定沒有想到,他所重視、喜愛的嶺南大學校園,最終成為自己親手創辦的中山大學的永久校園,嶺南大學也成為今日中山大學的辦學淵源之一。孫中山在嶺南大學的三次演講,特別是在懷士堂勉勵學生“立志做大事”的教誨,也成為今天中山大學精神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02

親手擘畫 立業開基

孫中山認為“人才之盛衰,風俗之淳靡,實關教化。教之有道,則人才濟濟,風俗丕丕,而國以強” 。舉辦一所高水平的大學,一直是孫中山的夙愿。1920年1月孫中山曾陳請廣州軍政府政務會議,撥款30萬元,補助在法國建立“中國大學”;1920年3月孫中山在上海接見學生代表時,對當時擬議中“西南大學”的籌建,表示熱情的支持,并主張校址設在廣州。但是因為客觀條件的限制,這些理想都未能順利實現。

1924年,在國共兩黨實現第一次合作的背景下,孫中山為培養革命人才,決定創辦一文一武兩所學校,“武”學校即為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文”學校便是廣東大學。就在確立國共合作的國民黨“一大”閉幕后的第四天,1924年2月4日,孫中山以中華民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名義,令將廣東高等師范學校、廣東法科大學、廣東農業專門學校合并,改為“國立廣東大學”,派鄒魯為籌備主任;2月9日,又令廣東省省長廖仲愷轉飭三校,遵照帥令合并,一切用人、行政權力,悉歸國立廣東大學籌備處。

在孫中山的指令下,廣東大學籌備委員會成立,前后聘請了35名籌備委員,包括當時國共兩黨的重要政治人物(如李大釗、廖仲愷)、著名學者和教育家(如蔣夢麟、許崇清)、社會賢達(如熊希齡、楊杏佛),以及當時在大元帥府、廣東省政府、廣州市政府任職的一些要員。籌備委員會先后通過了有關辦校的規程、合并辦法、經費籌措、教師待遇、招生等決議案。1924年6月,孫中山批準了三校合并改為廣東大學等有關章程、辦法,任命鄒魯為廣東大學校長。

在籌備成立廣東大學之際,孫中山面臨著極為復雜的軍事環境和極為艱難的經濟條件。盡管如此,他對于廣東大學還是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和關懷,竭盡辦法籌措經費,先后批準鄒魯呈請將廣東省城及各縣“筵席捐”永遠作為教育經費,批準《國立廣東大學勸捐章程》;命令大元帥大本營財政部長葉恭綽、廣東省長廖仲愷將廣東士敏土廠(即水泥廠)所得余利撥歸廣東大學作為經費,命令兩廣鹽運使鄧澤如將廣東省河鹽稅部分撥充廣東大學學校經費,命令各軍政機關廣東各縣田賦附加地方警學等費除扣除原有費用外,其余一律撥歸廣東大學使用。孫中山對廣東大學的校舍建設也十分關心,命令番禺學宮原駐軍隊撤出,改做大學新生宿舍。

1924年8月,國立廣東大學的籌備工作基本完成,本科擬設文、法、理、農、工五科,以廣東高等師范學校為基礎設立文科和理科,文科設中國文學、外國文學、史學、哲學四個系,理科設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地質五個系;以原廣東法科大學為基礎設立法科,設法律學、政治學、經濟學三個系;以原廣東農業專門學校為基礎設立農科,設農學和林學兩部;因國內新制高級中學未達到相當數額及程度,暫設預科,招收預科學生。在孫中山的親手擘畫和大力支持下,一座新的華南高等學府巍然屹立于珠江之畔。

03

親書校訓 寄望維殷

國立廣東大學一邊籌備,原來幾所學校的教學一邊不間斷進行,同時向新組建的廣東大學迅速過渡。1924年6月10日起,廣東大學預科新生招考開始報名,當年計劃文科招收120名,理科、工科、農科、法科各招收100名,共計520名,而報考人數達到1548人,實際錄取372人,后又于8月底補錄79人。這一年首次預科招生試題中,“國文”科之作文題為兩項:(1)粵漢鐵路筑成于中國之影響;(2)黃河、長江、珠江三大流域之特性及其融合方法??梢钥闯觯@些問題既體現了廣東大學成立之初的辦學方向,即為革命培養學以致用的建設人才,也體現了孫中山對實現中國現代化的崇高理想和胸懷天下的家國情懷。

1924年6月21日,舉行了國立廣東大學校長鄒魯就職典禮,同時舉行師范、法學、農學三院畢業生的畢業典禮。孫中山委托大元帥府總參議胡漢民參加典禮,并以大元帥的名義,向畢業生致訓詞。訓詞為:學海汪洋,毓仁作圣。大學畢業,此其發軔。植基既固,建業立名。登峰造極,有志竟成。為社會福,為邦家光。勖哉諸君,努力自強。1924年11月11日,國立廣東大學舉行正式成立典禮,當日孫中山因忙于北上準備事宜,未能親臨學校,再次特派胡漢民為代表,在典禮上致辭祝賀。為表達對廣東大學正式成立的祝賀,表達對青年學生的殷切期望,孫中山親筆書寫了訓詞:國立廣東大學成立訓詞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中華民國十三年十一月,孫 文

這十字訓詞,出自儒家經典《禮記·中庸》第二十章“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一語。孫中山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把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作為有機統一體,賦予新的意義,強調要廣泛、嚴謹地學習和思考,明辨真理,把握方向,然后認真地、腳踏實地地把學到的知識貫徹到自己的實踐中去。

在廣東大學組建的過程中,孫中山對師生給予了充分的關懷,他多次到校舉行演講,充分體現了對這所學校的重視和對青年學生的期望。從1924年1月底至8月,孫中山到校演講三民主義,共講了16次,計《民族主義》6講、《民權主義》6講、《民生主義》4講,這是孫中山關于三民主義最系統、最詳盡的闡述和宣講,經其本人審定后,結集出版為《三民主義》一書?!度裰髁x》是孫中山最重要的理論著作之一,也是孫中山在其遺囑中特別提到的文獻之一。1924年11月,為謀國家之統一與建設,孫中山接受發動北京政變的直系進步將領馮玉祥的邀請,毅然北上,以定國是,行前于11月3日視察黃埔軍校,向師生作辭行演說,勉勵“文學生”和“武學生”為革命作犧牲,廣東大學師生五百余人到場聆聽了教誨。

04

英名垂世 遺澤余芳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不幸逝世。噩耗傳來,廣東大學師生悲痛異常。為了表達繼承中山遺志、繼續努力奮斗和緬懷偉人之意,在校師生和社會各界強烈呼吁,將“國立廣東大學”更名為“國立中山大學”,以表達對革命領袖和創校者的紀念。1925年3月24日《廣州民國日報》刊載《改廣大為中山大學之提議》,指出“先生雖死,主義猶存”。為順應這一呼聲,1926年8月17日,原陸海軍大元帥府改組而來的廣州國民政府發布命令,正式宣布將“國立廣東大學”改名為“國立中山大學”。11月5日,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政治會議議決,同意將中山大學的英文名稱定為“Sun Yatsen University ”。

隨著國民革命軍北伐的勝利,1926年起,國內設立了多所中山大學。廣州的國立中山大學改名為國立第一中山大學,國立武昌大學等6所學校合并為國立第二中山大學,杭州創辦了國立第三中山大學,南京以國立東南大學等9所學校為基礎組建了國立第四中山大學,此外還有河南中山大學、南昌中山大學、上海中山大學、安徽中山大學、蘭州中山大學和西安中山大學等。這表達了國民政府和民眾對于孫中山的懷念之情,但也造成了一定的混淆,1928年春,國民政府大學院確定其他各校取消中山大學名義,唯以廣州原有的國立第一中山大學恢復國立中山大學校名。

物換星移。1949年,隨著廣州的解放,孫中山手創的中山大學回到了人民手中。中山大學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不斷弘揚孫中山“振興中華”“天下為公”的精神,校務日新,人才輩出。1951年,中山大學許崇清校長、馮乃超副校長致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宋慶齡,為表達對中山先生的紀念,學校決定自該年起,將中山大學校慶日改為孫中山先生的誕辰日(11月12日)。宋慶齡副主席收到電文后,欣然復函:欣悉你校改以中山先生誕辰為校慶日,此實深具紀念意義。尚希繼承中山先生之革命精神,在毛主席之英明領導下,加強抗美援朝運動,大力教育培養建設人材,為建設富強美好的新中國而斗爭。

從此,中山大學校慶日定為11月12日。1952年,原中山大學與嶺南大學等校相關專業合并,校址遷入康樂園。1953年11月12日,中山大學舉行二十九周年校慶時,“孫中山先生紀念室”在中山大學東南區馬利諾堂內開幕,這是新中國成立后大陸地區建立的第一家孫中山紀念機構,后升格為“中山大學孫中山紀念館”。1972年,宋慶齡副主席應中山大學之請,為孫中山紀念館題寫了館名。

偉人手創,山高水長。百年來,孫中山親筆題寫的校訓“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成為中山大學恪守不渝的辦學理念和治學傳統;孫中山親撰的畢業訓詞,至今仍在學校每年的畢業典禮上誦讀。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tuwicWcQ5dmxLdfL5WwuSw


中大新聞
新聞投稿
广州百家乐赌城| 足球百家乐系统| 娱乐城开户送白菜| 六合彩报| 百家乐官网包台| 泾川县| 百家乐官网赌场分析网| 大西洋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比赛技巧| 威尼斯人娱乐城筹码| 恒宝国际| 百家乐注册赠分| 皇冠投注网址| 深圳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网上玩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大赢家即时比分网| 百家乐官网视频游戏中心| 百家乐官网缩水| 大发888娱乐场怎样下载| 百家乐搏牌| 百家乐官网有无规律可循| 百家乐永利赌场娱乐网规则| 粤港澳百家乐官网赌场娱乐网规则| 威尼斯人娱乐城好玩吗| 悍马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大发888娱乐场下载iyou qrd| 百家乐官网积分| 大发888充值网站| 综合百家乐官网博彩论坛| 六合彩特码开奖结果| 百家乐开户优惠多的平台是哪家 | 百家乐欧洲赔率| 百家乐官网投注信用最好的| 免费玩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tt赌场娱乐网规则| 盱眙县| 百家乐全部规则| 一共33楼24楼风水怎么说| 百家乐官网没有必胜| 恒利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尊龙百家乐官网赌场娱乐网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