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網訊(通訊員楊敏捷)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科學普及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強化高校科普社會責任和科普資源供給輸出,充分發揮科學普及在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事業發展中的作用,中山大學科學技術協會(以下簡稱“中山大學科協”)于2025年正式開啟主題為“大手拉小手,共筑科學夢”的名師走進中小學系列科普活動,以科普報告的形式面向廣大青少年弘揚科學家精神,激發青少年的科學興趣和好奇心,提升青少年科學素質。
3月19日下午,首場講座在中山大學附屬小學開展,系統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陳洪波教授以“太空巴士離我們的生活有多遠”為主題開講。
講座現場
講座從一個問題開始:航空和航天的區別是什么?極大地激發了同學們對講座主題的興趣。
陳洪波以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為脈絡,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國際及國內載人航天事業的發展史,民用航空航天體驗,以及太空巴士如何制作等內容。臺下學生們聚精會神,眼神中滿是對知識的渴望與對科技的驚嘆。
陳洪波還鼓勵同學們,要胸懷遠大理想,心有愛國情懷,學習中國航天前輩錢學森、楊利偉等人的精神,投身祖國的科學事業。
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同學們積極參與互動問答環節,他們提出了關于載人航天相關的各種問題,陳洪波一一耐心解答。
活動最后,中山大學附屬小學校長劉桂榮為陳洪波頒發科普證書表示感謝,優秀少先隊員代表送上鮮花,講座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圓滿落幕。
這次科普講座不僅是一次知識的傳遞,更是在同學們心中撒播探索宇宙奧秘、投身國家航天事業的種子。未來,中大科協將持續發掘校內優秀科普資源,推動更多學者走出象牙塔,以科學的大手拉起千千萬萬求知的小手,共筑科學的夢想,為中國的科普事業貢獻中大力量!
文稿終審:程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