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公義]著名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容庚
容庚是現代著名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收藏家、書法家,在學術領域擁有崇高的地位。容庚自謂“野馬”、“鬼鎖”,狂放不羈,直言不諱,在那個萬馬齊喑的年代,他與一貫張揚“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陳寅恪構成康樂園里兩面飄揚不倒的旗幟。
1983年容庚逝世,中大老校長黃煥秋在悼詞中說“在十年動亂期間,他身處逆境,備受迫害,依然剛正不阿,不講違心之話,不做悖理之事”,這是對其剛正人格準確而精當的描述。
容庚
人物檔案:
容庚是現代著名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收藏家、書法家。
“從廣東來 冶古今文”
容庚于1894年9月5日(清光緒二十八年八月初六)出生于廣東東莞縣莞城鎮。
容庚與羅振玉的交往頗有傳奇色彩。1922年,28歲的容庚北上前往京師,希望在文物匯聚之地增補《金文編》以定稿。此行決定了他今后的人生軌跡。
羅振玉是中國近代考古學的奠基人。在甲骨文研究者中,羅振玉占有重要地位,為“甲骨四堂”之一,是甲骨學的奠基者。
羅十分賞識容庚,介紹他到北大研究所國學門攻讀研究生。羅在推薦信中寫道“容庚新從廣東來,冶古今文,可造就也?!?/p>
不可思議的是,容庚當時僅有中學學歷,成為跳級研究生。1925年,《金文編》出版問世,也是羅振玉出資幫助印行,使其得以揚名。
總結半世紀甲骨文研究
容庚于1946年回到廣州,來到美麗的康樂園,任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兼主任。
學生曾憲通回憶,苦無用武之地的容庚,把注意力轉移到碑帖書畫方面來,容庚對竹譜的研究,對倪瓚畫的研究,對飛白書的研究,都有很深的造詣。
1947年,容庚還是在《嶺南學報》第7卷第二期上,發表《甲骨文概況》一文,這是對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甲骨文研究的一次全面總結,也是容庚本人在該領域的收官之作。院系調整中,容庚跟隨嶺南大學進入中大。
1955年,曾憲通考入中山大學,本科畢業后成為容庚的助教。他說,容庚是一個幽默的人。一次講《尚書》中的《秦誓》:“我士,聽無嘩……昧昧我思之。”容庚開玩笑說:這不是“妹妹我思之”,如果你說“妹妹我思之”,我說“哥哥你錯了”。引得學生哄堂大笑。
身處逆境時不講違心話
1958年3月,反右斗爭塵埃落定,中山大學中文系的董每戡、葉啟芳等被打為右派反黨小集團,容庚仍為他們奔走呼吁,希望有關方面放他們一馬。學校領導警告他:“容庚,你已經到了右派的邊緣?!彼谂_下大聲呼應:“我退休?!睂Ψ秸f:“劃了右派才讓你退休”。
容庚曾自稱野馬,誰也駕馭不了,又自稱鬼鎖,誰也打不開。“文革”開始不久,他的研究生們就貼出大字報——《堅決砸爛容庚這把“鬼鎖”!》揭露其“反黨反社會主義的言論”,召開大家行動起來,“堅決砸爛這把‘鬼鎖’,宰掉這匹‘野馬’!”
1983年,90歲的容庚在醫院逝世。
中大老校長黃煥秋在悼詞中說道“在十年動亂期間,他身處逆境,備受迫害,依然剛正不阿,不講違心之話,不做悖理之事”。
2009年1月,東莞容庚故居修繕后正式對外開放,金石書法家馬國權所撰楹聯恰如其分概括容庚的一生:傳道解惑,愛國懷鄉,立德立言 俱不朽;匯編金文,通考彝器,樹人樹學足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