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赌场招聘-赌场有哪些_免费百家乐追号软件_全讯网最新资讯网址 (中国)·官方网站

媒體中大

【南方日報】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 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稿件來源:南方日報 2023-04-17 第A04版 編輯:王冬梅 審核:孫耀斌 發布日期:2023-04-18 閱讀量:

編者按

4月10日至13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廣東視察,先后到湛江、茂名、廣州等地,深入企業、港口、農村等進行調研,與干部群眾親切交談,對廣東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出明確要求,為我們在新征程中更好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廣東實踐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省的頭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務。本期理論周刊特邀8位社科專家深入解讀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饗讀者。

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

鄒志鵬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四次視察廣東。從時間維度看,總書記歷次視察廣東,都正值黨和國家事業前進的重要節點。從空間維度看,四次視察廣東,總書記的步履遍及珠三角和粵北粵東粵西,飽含著對廣東改革發展的殷切期望。

再次宣示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

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是習近平總書記四次視察廣東都強調的重大問題。2012年12月,黨的十八大勝利閉幕不久,作為新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第一次離京視察就來到廣東,向海內外傳遞了“將改革開放繼續推向前進”的鮮明信號。2018年10月,正值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面對國際國內形勢的廣泛深刻變化,總書記在廣東發出了“繼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努力創造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的號召。2020年10月,時值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總書記第三次來到廣東,要求廣東“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總書記再赴廣東視察強調:“廣東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要錨定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目標,圍繞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戰略任務,在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提升科技自立自強能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繼續走在全國前列,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

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是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則。改革開放以來,廣東以“敢為天下先”的擔當“殺出一條血路”,率先改革開放,率先創辦經濟特區,取得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總書記四次視察廣東,標注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前進的歷史進程,也為廣東、為全國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提供了明確指引。

以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廣東、時刻關心廣東,對廣東高質量發展諄諄指引。總書記指出,“廣東這40年非常了不起,創造了許多全國第一”“廣東改革發展先行一步,對推動高質量發展必要性和緊迫性的感受會更深一些”,并寄望廣東“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聚焦用力,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總書記這次再赴廣東視察,進一步鼓舞了廣東全省上下干事創業的熱情與斗志,奏響了廣東圍繞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戰略任務,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的時代強音。

廣東是全國第一經濟大省,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推進高質量發展中面臨的形勢更復雜、任務更艱巨。五年前,總書記對廣東提出了“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第一個就是“在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上走在全國前列”。新時代以來,在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下,黨中央接連賦予廣東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范區和橫琴、前海、南沙三大平臺等重大機遇,為廣東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廣東不辱使命,在面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重要關口,率先步入改革深水區,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推出一批重大改革,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重大制度創新成果。以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既是著眼廣東一省,也具有全國意義。全省各地各部門要全面貫徹落實總書記、黨中央決策部署,深刻認識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是廣東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光明之路、奮進之路,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全力以赴、集中精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努力勃發新氣象、闖出新路來。

身體力行大興調查研究之風

求真務實,重視調查研究,是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的優良傳統。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調查研究工作。總書記強調,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就沒有決策權;正確的決策離不開調查研究,正確的貫徹落實同樣也離不開調查研究;調查研究是獲得真知灼見的源頭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要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深刻闡明了調查研究的極端重要性,為全黨大興調查研究、做好各項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總書記這次廣東之行,就是以實際行動身體力行黨的調查研究優良傳統。

當前,我國發展面臨新的戰略機遇、新的戰略任務、新的戰略階段、新的戰略要求、新的戰略環境。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國內改革發展穩定面臨不少深層次矛盾躲不開、繞不過,各種風險挑戰、困難問題比以往更加嚴峻復雜,迫切需要通過調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找到破解難題的辦法和路徑。以調研開局,以調研開路,是我們黨一直以來強調的重要工作方法。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明確指出,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作為在全黨開展的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推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總書記此次赴廣東視察調研,以實際行動示范,引領更多黨員干部到群眾中去、向群眾學習,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通過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發揮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的引領帶動作用,充分調動各界群眾積極性創造性,振奮全省上下干事創業的精氣神,以只爭朝夕、迅速行動的奮斗姿態,比學趕超、賽龍奪錦,奮力推動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

作者系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


從三個維度理解把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袁繼紅

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視察時強調,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鍵,進一步指明了廣東要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的努力方向。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強國之基、安全之要

歷史經驗表明,科技革命深刻影響著社會的進程和人類的未來,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機遇走向現代化的國家,都是科技自立自強的國家;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機遇成為世界強國的國家,都是在關鍵科技領域處于領先行列的國家。如果經濟大國沒有先進科學技術,國家安全就會受威脅,社會發展就會受阻滯。歷史上,我國曾長期位居世界經濟大國行列,經濟總量一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左右,但由于技術落后,近代以來屢屢被經濟總量遠不如我們的國家打敗,這個教訓刻骨銘心。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從導入期向拓展期轉變,信息、生物、能源、材料和海洋、空間等科學領域不斷發展,帶動了關鍵技術交叉融合、群體躍進,顛覆性技術創新不斷涌現,正在挑戰人類認識極限,引發國際產業分工重大調整,進而改變國家力量對比,重塑世界格局。各主要國家紛紛把科技創新作為國際戰略博弈的主要戰場,圍繞科技制高點的競爭空前激烈。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國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科技創新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同時也要看到,仍存在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高科技產品對國外供應鏈依賴性強等問題。只有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在新賽場建設之初就加入其中,甚至主導一些賽場建設,成為新的競賽規則的重要制定者、新的競賽場地的重要主導者,才能把握機會,贏得國家發展的主動,保障民族復興事業行穩致遠。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新時代新征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矛盾仍然在供給側。我國有14億多人口,有世界最大規模的中等收入群體,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萬美元,消費總量擴大和消費結構升級的空間廣闊。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不斷催生更多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創造更多的增長極,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是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水平的根本路徑。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基點,其關鍵在于經濟循環的暢通無阻。經濟活動是一個動態的周而復始的循環過程,需要各種生產要素的組合在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有機銜接,從而實現循環流轉。在正常情況下,如果經濟循環順暢,物質產品會增加,社會財富會積聚,人民福祉會增進,國家實力會增強,從而形成高質量的發展過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打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有效手段。通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可以構建自主可控、穩定可靠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制造業重要產品和供應渠道替代來源;通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能夠有力推動我國產業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環節不斷攀升,提高我國在全球產業發展和經濟規則制定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贏得在國際大循環中的主動權;通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可以鞏固提升優勢產業的國際領先地位,鍛造一些“撒手锏”技術,持續增強全產業鏈優勢,塑造我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底氣之源

中國式現代化是致力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能夠造福中國和世界人民的現代化之路。隨著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的加速發展,科技創新要素加速流動、廣泛結合,科技創新活動不斷突破地域、組織、技術的界限,使得全球協作成為引領發展的重要動力和必然選擇。當前,大國博弈升級演進,經濟復蘇形勢嚴峻,解決全球性問題、應對時代挑戰、增進人類福祉、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迫切需要推動全球科技創新協作。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創新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應對人類共同挑戰的決定性因素。”

中國始終堅持胸懷天下,以世界眼光關注人類前途命運,牢牢把握世界科技進步大方向、全球產業變革大趨勢,深度參與國際創新合作,在推動人類科技進步的全球行動中持續貢獻智慧和力量。目前,中國已經與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科技合作關系,參加國際組織和多邊機制超過200個。科技創新的國際化程度不斷提升,中國的大科學基礎設施如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等都已經向世界開放,中國空間站也將迎來國際航天員,全方位開放的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未來,只有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關鍵技術不受制于人,才更有對外開放的底氣,向世界分享更多高質量的中國科技成果,促進更普遍的全球合作。

作者系廣東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廣東走在前列的關鍵

趙 祥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時強調:“中國式現代化不能走脫實向虛的路子,必須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廣東要始終堅持以制造業立省,更加重視發展實體經濟,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清晰闡明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具體路徑,為廣東走在前列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地區要素供給條件、市場需求潛力、市場環境質量等經濟系統中諸多內生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由資源、勞動力、資本以及技術知識等組合形成的要素條件在供給方面形成了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推動力;由最終產品與中間產品需求所構成的市場需求潛力形成了拉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市場牽引力;而受政策因素影響的市場環境則可以通過影響要素供給條件與市場需求潛力的變化,進而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未來,廣東要從這三方面入手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努力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廣東實踐中塑造新優勢、再創新輝煌。

改善要素條件,增強供給側推動力

要素供給條件首先取決于一個地區的自然資源稟賦和地理區位,一個地區的先天資源稟賦、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勞動力可以提高能源資源等初級產品的可獲得性,降低企業的人工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現代工業生產體系的建立。但是,在工業化發展過程中伴隨著技術進步,自然資源、一般性勞動力等要素在企業生產活動中的重要性逐步降低,而高素質的人力資本、新技術知識和高質量資本品等要素的重要性日益上升。特別是在當今第四次技術革命方興未艾的背景下,數字化、智能制造等新產業、新業態的興起降低了企業生產過程對原材料和一般性勞動力等要素的需求,大量的勞動力被智能設備所替代。初級原材料和一般性勞動力成本在企業總成本中的比重下降,而新設備投資和高素質勞動力成本的比重上升,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因此,在高質量發展階段,要著力改善要素供給條件,提高人力資本、新技術知識和高質量資本品等的供給水平,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足夠的高端要素支撐,增強供給側推動力。

推動市場需求升級,增強需求側牽引力

除要素供給條件之外,市場需求潛力對制造業發展也具有重要影響。一般來說,一個地區對終端產品與服務的消費需求規模越大,則相關廠商在該地區集聚的可能性就越大。在要素供給條件既定的情況下,消費需求規模越大,則終端產品與服務的廠商為節約交易成本在該地區進行生產的可能性就越大,這對一些生產運輸成本比較高的工業制成品的廠商來說更是如此。終端產品和服務廠商集中布局會形成較大的本地中間產品需求,又會對上下游的配套企業產生較強的吸引力。任何一個終端產品和服務供給的廠商都需要一系列專業化零部件和服務等中間產品投入,圍繞終端產品和服務的供應鏈各環節需要進行產品配套和技術革新等方面的協調,這會進一步促使產業鏈相關企業在本地區集聚。此外,市場需求潛力還表現在需求層次及其動態變化上。一般來說,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市場就會出現對商品多樣化和品質不斷提升的需求升級趨勢,這會促進新技術被引入到產品的生產中,推動新的供應鏈環節率先在本地區集中。因此,未來要著力推動市場需求在規模和結構兩方面上的升級,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足夠的市場牽引力。

完善發展政策支撐,增強市場環境吸引力

產業發展是在一定的市場環境中進行的,當發展政策與地區發展的要素供給條件以及市場需求變化的趨勢相適應時,就能夠充分地發揮地區比較優勢,動員要素資源進行生產,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從而有利于企業競爭力的提升。具體而言,發展政策由戰略規劃和配套措施兩方面要素組成,可以為產業發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撐。戰略規劃是國家或地方政府從中長期目標出發所制定實施的發展規劃,對企業的投資與區位決策具有戰略引導作用。配套政策是政府所制定的服務于戰略規劃的一系列具體政策工具,以保證有關戰略規劃得到有效實施,其主要功能是引導要素資源在不同地區和行業之間的流動,支持重點領域發展,提供市場運行所必需的公共產品,并有效治理產業發展過程中的負外部性問題。戰略規劃越科學,配套措施越完善,就越有利于更多的高端資源要素集聚,從而越有助于產業發展。為此,廣東要進一步發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深度融合的優勢,制定實施更為科學的戰略規劃、更為精準的配套政策,營造有利于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高標準市場環境,增強發展環境的吸引力。

作者系中共廣東省委黨校管理學教研部主任、教授


加快形成區域協調發展新局面

段華明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時強調,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征,區域協調發展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寄望廣東下功夫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以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引,廣東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路徑更清晰、更科學、更全面、更完善。

廣東區域協調發展的歷史邏輯和現實要求

改革開放45年,中國社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也顯現出一系列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因勢利導提出新發展理念,強調區域發展的平衡性、城鄉發展的平衡性、群體發展的平衡性,主旨是提升均衡發展質量,縮小發展差距,以把握發展的主動權,爭取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贏得更大的發展紅利。

廣東經濟規模34年來持續居全國第一的同時,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也較為突出,既有全國經濟最發達區域序列的珠三角,又有區域差距較大的東西兩翼及粵北山區。珠三角城市群創造了廣東80%的GDP,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僅占全省的兩成。后者的縣域面積占全省的71.7%,縣域常住人口占全省的28%,但縣域GDP僅占全省的12.5%。這些短板若不及時補上,必然影響廣東現代化的進度和成色。

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向更高水平更高質量邁進

2018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時就指出:“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是廣東高質量發展的最大短板。”這些年,廣東精準施策,下功夫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這個老大難問題,努力把短板變為“潛力板”——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發揮橫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平臺作用,在提升珠三角地區資源配置效率、創新能力與國際化水平的基礎上,全面推進縣域經濟發展、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挖掘發展新潛力,推動全域高質量發展。珠三角優質資源、高端產業進一步集聚,對全省的輻射帶動作用日益增強。

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積極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將村、鎮和縣連成一體,結成生產要素內外循環的網絡,進一步激發縣、鎮、村三級發展活力,加快推進交通等基礎設施的區域互聯互通,帶動和推進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更好承接珠三角地區的產業有序轉移。

陸海統籌、港產聯動態勢日益明顯。五大石化基地沿海布局,其中就有三個位于粵東粵西兩翼。以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為抓手,45個沿海縣(市、區)充分利用沿海地區優勢,向海拓展、岸海聯動,著力培育萬億級現代化海洋牧場產業集群,形成陸海接力、山海聯動的良好局面。

全省聯通更加順暢,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全面改善。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贛深高鐵等通車運營,廣汕汕高鐵、廣湛高鐵、深江鐵路、深中通道、黃茅海跨海通道等加快建設,“3+4+8”世界級機場群和世界級港口群加快成形,市市通高鐵。

形成區域協調發展“一盤棋”統籌機制

廣東要加快形成區域協調發展新局面,必須著力形成更加科學、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

完善市民化推進機制。按照廣東省“十四五”規劃,全面取消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落戶限制,全面放開放寬城區常住人口300萬至500萬的大城市落戶條件,調整完善廣州、深圳積分落戶政策,確保社保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占主要比例。

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推進城鄉要素雙向自由流動,促進人才、土地、資金、信息等各種要素更多向鄉村流動。吸引各類人才返鄉入鄉創業興業,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探索人才加入機制。鼓勵各級財政支持城鄉融合發展及相關平臺和載體建設,健全全面覆蓋、普惠共享、城鄉一體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推進城鄉基礎設施統籌布局和共建共享,加快推動鄉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建立健全有利于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的體制機制,打造一批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平臺。

強化區域發展統籌協調。探索完善行政區劃布局,打破城市間市場一體化障礙,完善要素在區域間自由流動的機制。建立區域均衡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加大均衡性轉移支付力度,有效增強欠發達地區基本公共服務支出保障能力。完善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促進生態地區與同類非生態地區均衡發展。統籌考慮功能區戰略定位和縣域主體功能,實施差別化的區域政策,因地制宜培育和激發區域發展動能。

作者系中共廣東省委黨校現代化戰略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美廣東

吳曉斐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在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察看紅樹林長勢和周邊生態環境時強調:“這片紅樹林是‘國寶’,要像愛護眼睛一樣守護好。”“要堅持綠色發展,一代接著一代干,久久為功,建設美麗中國,為保護好地球村作出中國貢獻。”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深入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指明了發展方向。

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是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廣東實踐的重要工作。隨著《中共廣東省委關于深入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決定》印發實施,廣東立足林城相依、山海相連的自然生態本底,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林業生態建設,深入實施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六大行動”,植綠、護綠、用綠多管齊下,生態優勢加快轉化為發展優勢,有力推動新時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廣東實踐走向縱深。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美廣東,要突出綠美廣東引領,高水平謀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聚焦品質提升抓綠化、啃硬骨頭抓治污、結構優化抓“雙碳”,讓廣東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生態更優美。

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生態環境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福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優良環境的期待日益增強,在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過程中,要探索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的協同增效,把生態保護好、修復好,把生態優勢發揮出來,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生態支撐,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東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目前基本建成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未來,廣東要持續強化生態文明建設,著力打造美麗中國的廣東樣板,主要目標是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取得新進展、綠色轉型成效顯著、生態環境明顯改善,重點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

生態空間質量的整體提升離不開對污染的有效治理。經濟發展難免消耗自然資源,廢水、廢氣、垃圾等的排放是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環境治理要防治結合,以防為主,技術與經濟相結合、發展生產與保護環境相結合、人工治理和自然凈化相結合。要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加強污染物協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推動重要江河湖庫生態保護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體。加強土壤污染源頭防控,開展新污染物治理。提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整治。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健全現代環境治理體系。要優化產業結構,對工業進行合理布局,加強源頭控制,積極推行清潔生產、節水減污,提高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

自然生態系統是各種生物與其周圍環境所構成的自然綜合體,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良好的生態系統保護與建設必須依靠科學、遵循規律、統籌規劃,以多元共生為導向,秉持科學精神,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地等為重點,加快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自然保護地是生態建設的核心載體,應發揮自然保護地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窗口作用,切實解決好一些自然保護地還存在的“綠而不美”“閑而未用”等問題,打造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樣板。

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未來綠色能源和產業低碳化發展已是大勢所趨。我國將采取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爭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廣東推進落實“雙碳”目標,在產業的轉型升級、能源結構的優化調整、林業碳匯交易等方面還面臨一系列挑戰,只有推動經濟結構轉型,促進產業升級,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減污、降碳問題。未來要加大清潔能源結構占比,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加速電氣化進程,推動能源清潔低碳高效利用,推進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清潔低碳轉型;完善碳排放統計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權市場交易制度;加快推進全產業鏈協同布局,制定量化衡量指標,加大試點示范和宣傳推廣力度,營造綠色發展環境氛圍;碳市場建設可以從深化有償分配機制、拓寬交易主體范圍、創新碳金融產品等方面展開。同時,通過搭建政府部門、企業、非政府組織等多元化參與主體機制框架,擴展生態碳匯交易渠道,提升生態系統碳匯增量,助推實現“雙碳”目標,匯聚市場化力量和社會化力量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

作者系廣東藥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市場空間廣闊

危旭芳

習近平總書記在茂名高州市根子鎮柏橋村視察調研時指出:“這里是荔枝之鄉,荔枝種植有歷史傳承和文化底蘊,特色鮮明,優勢明顯,市場空間廣闊,要進一步提高種植、保鮮、加工等技術,把荔枝特色產業和特色文化旅游發展得更好。”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產業旺,方有鄉村興。產業要發展,是共識;產業要怎么發展,卻是難點。做好鄉村特色產業文章,關鍵在于“特”和“融”。

因地制宜培育鄉村特色優勢產業

習近平總書記一向重視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從新疆吐魯番葡萄到陜西柞水木耳,從廣西柳州螺螄粉到福建沙縣小吃,從山西大同黃花再到廣東高州荔枝……對于鄉村特色產業的發展及其在鄉村振興中的關鍵性推動作用,總書記始終念茲在茲。每一種小特產都是富民興村的大產業。要從“特”字入手,按照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的原則,充分挖掘生態、區位、資源、歷史、文化等優勢,大力發展特色優質高效綠色富民興村產業,做優做強特色佳果、肉禽水產、花卉苗木、南北藥材等特色優質產業。

為什么要突出這個“特”字?首先,體現了市場經濟的突出特點。市場經濟從某種角度來說就是一種選擇經濟、競爭經濟。在促進產業振興的過程中,要不斷追問:我有什么優勢和特長?如何保持我的核心競爭力?通俗地講,“世界那么大,消費者為什么要選擇你的產品?”可見,突出“特”字,正是對現代經濟學比較優勢原理的生動詮釋。

其次,反映了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高質量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而新發展理念的第一條就是要讓創新成為第一動力,這就決定了我們在促進產業興旺的過程中,一定要有創新思維,并非只有高科技產業才要創新,發展鄉村產業特別是現代農業,尤其需要創新思維,要避免簡單的復制模仿,必須發掘亮點、做出特色、推陳出新。

再次,源自于實踐的教訓和經驗。過去我們在發展鄉村產業的過程中,積累了很多寶貴經驗,也有不少的教訓。比如,產業同質化的傾向。別人種什么、我也種什么,別人搞鄉村旅游、我也搞鄉村旅游。可想而知,這樣的鄉村產業就算建起來了,也很難實現可持續。因此,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實現產業興旺,要緊緊圍繞“特”字,做好“土特產”文章。從“特”字入手,要充分挖掘本地本村的生態、區位、資源、歷史、文化等優勢,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特色優質高效綠色富民興村產業,真正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

加快推進“特色農業+”三產融合發展

從國內外的發展實踐來看,培育特色優勢產業,并在此基礎上推進“特色農業+”三產融合發展至關重要。也就是說,在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培育特色優勢產業的基礎上,還要著重做好“加法題”:“特色農業+名品名標”,提升產業發展美譽度;“特色農業+龍頭企業”,擴大產業發展輻射面;“特色農業+休閑觀光”,增加產業發展附加值;“特色農業+示范園區”,提高產業發展競爭力;“特色農業+電商平臺”,激發產業發展驅動力等。要及時回應“三農”發展新訴求,促進鄉村一二三產業“小融合”,強化城鄉一二三產業“大融合”。

要做好“土特產”文章,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產業能級提升,構建起體現地方“三農”特色、展現比較優勢的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并貫通于城鄉產業鏈之中,使之成為國內大循環中的重要一環。鄉村三產融合的本質是延伸農業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和完善利益鏈。現代農業融生產、生活、生態功能于一體,依托農業農村特色資源,向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要效益,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效益,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從初級的農業種養業衍生和拓展出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新功能和新環節,發展“接二連三”的互動融合型“第六產業”。衣、食、住、行、育、樂,凡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都是鄉村特色產業體系三產融合的舞臺。

發展農村特色產業前景廣闊。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培育鄉村特色優勢產業,并在此基礎上加快推動“特色農業+”三產融合發展。要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做大做強“粵字號”農業知名品牌,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培育農產品加工業集群,完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發展預制菜等農產品精深加工,培育壯大鄉村旅游、數字農業等新業態,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并積極促進特色優勢產業跨區域合作。通過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構建新產業新業態培育機制、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建立鄉村文化保護利用機制、搭建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平臺,把縣鎮村發展的短板轉化為廣東高質量發展的潛力板,全面激發鄉村經濟的旺盛活力。

作者系中共廣東省委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


下好先手棋,推進粵西高質量發展

黃祖輝

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視察時,第一站來到湛江。湛江作為廣東省人口大市、農業大市、海洋線最長的地級市,在粵西地區具有代表性,其發展對于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廣東實踐具有重要意義。以湛江為例,推進粵西地區高質量發展須下好三步先手棋。

以生態優勢保障高質量發展

湛江具有獨特的天然生態優勢,是廣東耕地面積最多、農業人口最多的地級市,土地以紅壤居多,有“紅土地”之稱,現有紅樹林9960公傾,占全國紅樹林面積的33%,占廣東省紅樹林面積的78%,有“紅樹林之城”美稱。所轄五縣四區均面向海洋,海岸線總長2023.6公里,是全國海岸線最長且有七島環繞三面環海的濱海之城,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排名廣東第一,這是湛江高質量發展的資源優勢所在。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以生態優勢保障高質量發展,第一,實現生態高水平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并重。要創造性地把生態優勢所具有的多元價值合理轉換為經濟價值,以尊重自然為第一準則,以生態宜居為內在要求,以綠色發展為根本理念。第二,推進環境污染防治。加強紅土地生態、海洋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提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落實對鋼鐵、煉化等重工業實施全球最先進低碳環保技術的要求。第三,加強鄉村生態化建設。以發展生態友好型產業、打造生態宜居新家園、建設鄉風文明新生活為重點,以生態促振興,以發展“湛字號”農產業為主形成特色農業產業鏈,培育熱帶亞熱帶水果、南藥、水產等跨縣產業集群,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實施農業供給集中攻關,推動“粵強種芯”工程和海洋漁業高質量發展。

對接國家“三大戰略”助推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湛江市徐聞港時,了解推動廣東、海南相向發展情況,關注提升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湛江處于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由貿易港、西部陸海新通道等國家“三大戰略”交匯處,具有特殊的區位優勢、產業優勢、資源優勢。“三大戰略”給湛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不同的機遇,創造了不同的條件。要充分分析在這“三大戰略”中的可為、敢為、能為之領域,尋找對接、有別對接、精準對接。具體而言,就是融灣、聯港、銜接新通道,對接“三大戰略”。

“融灣”是指融合粵港澳大灣區。湛江要與大灣區融為一體,在與“9+2”城市深度協作、產業鏈分工、承接產業轉移等方面創新有為、融為一體。比如探索與深圳遙相呼應,發展國際化現代化海洋經濟,共同建設“國際紅樹林中心”。

“聯港”是指聯結海南自貿港。通過以點帶面開展密切合作,與自貿港聯結起來。湛江是祖國大陸通向海南的咽喉之地,與海南隔海相望。基于行政層級差異,湛江更要主動出擊,以北部灣城市群發展、瓊州海峽經濟帶共建、海上絲綢之路合作支點城市作為支撐點,以“廣東·海南(徐聞)特別合作區建設”為切入點,在交通、產業、民生、文化廣電、智庫人才等方面與海南建立合作平臺,形成高效運行機制。

“銜接新通道”是指銜接西部陸海新通道。2020年湛江被列入《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以唯一地級市身份與13個省(區、市)簽署《合作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框架協議》。湛江港具有南方大港的良好聲譽,港口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標箱居廣東省第二,是華南沿海地區通航條件和原油鐵礦石接卸條件最好的港口。湛江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具有不可比擬的獨特優勢,銜接新通道,發揮湛江港口輻射作用,共建海鐵聯動項目,帶動改善湛江鐵路、公路建設,加快大港口、大路網、大航空為主骨架的陸海空現代化立體交通樞紐建設,有利于把湛江早日建成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也有利于做大做強湛江臨港產業集群。

加強城鄉融合促進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湛江視察了徐聞縣大水橋水庫,了解水資源配置優化情況。這是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向南輸水的接點站,對改善湛江水生態環境、增強沿海經濟帶綜合承載能力具有重大意義,也體現了廣東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城鄉融合互動的決心和意志。總書記指出:“廣東要把水資源優化配置抓好,加快全面推進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推動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盡早造福廣大人民群眾。”

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要加強城鄉融合互動,科學把握縣鎮村各自的功能定位,把縣的優勢、鎮的特點、村的資源更好地統籌起來,尤其要加強城鄉產業鏈、供應鏈的互補和銜接,形成以工補農、以城帶鄉、工農互促、城鄉互補的局面。要全面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融合發展;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把縣鎮村發展的短板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潛力板,推動美麗圩鎮建設、中心鎮專業鎮特色鎮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要統籌抓好產業興縣、強縣富民、縣城帶動,以高質量強起來的縣域經濟帶動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以新型城鎮化帶動鄉村振興;要主動謀劃與珠三角的戰略聯動,強化橫向協作、縱深拓展,形成互促共進、區域互動、城鄉互動的高質量發展局面。

作者系廣東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


以學鑄魂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廣東實踐

程京武

在新征程開局起步的關鍵節點,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親臨廣東視察,殷切寄望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對照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廣東要交出一份成色十足、走在前列的現代化建設答卷,首先就要在科學謀劃、系統推進中把握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上下功夫見實效。特別是聚焦總書記在廣東“現場黨課”提出的,以學鑄魂,就是要做好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深化、內化、轉化工作,從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這一重點,感悟思想偉力、汲取奮進力量。

以學鑄魂,堅定理想信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定的理想信念,永遠是激勵我們奮勇向前、克敵制勝的力量源泉。”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是保持黨的團結統一的思想基礎。中國共產黨百年征程之所以歷經滄桑而風華正茂、飽經磨難而生機勃勃,書寫出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靠的就是共產黨人對理想信念的堅定追求。新征程上,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肩負著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的光榮使命,必須把黨員干部群眾的思想、意志、行動統一起來,步調一致向前進。堅定理想信念,才能驅動我們將內化的精神之力外化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自覺行動力。

理論上清醒堅定,理想信念才能堅定執著。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是我們黨創造歷史、成就輝煌的一條重要經驗。新時代新征程,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各種不確定難預料的風險挑戰,要實現黨的二十大確定的戰略目標,就要把馬克思主義這個看家本領學精悟透用好。以實干擔當精神推動廣東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最根本的就是通過深入系統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黨的創新理論轉化為我們堅定理想的強大力量,把學習成果轉化為不可撼動的理想信念,轉化為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轉化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轉化為指導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行為準則,自覺做人民美好生活和民族復興偉業的矢志創造者和不懈奮斗者。

以學鑄魂,鑄牢對黨忠誠

對黨忠誠是對理想信念的最好詮釋,也是共產黨人首要的政治品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帶頭做到‘兩個維護’,從根本上講就是要做到對黨忠誠。”我們黨一路走來,黨的事業、人民的事業,靠的就是千千萬萬黨員的忠誠而不斷鑄就的。新征程上,廣東要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就要自覺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對黨忠誠體現到貫徹落實好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實際行動上,永葆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

對黨忠誠,要有樸素的情感,更要有理性的自覺。這種理性自覺來自對馬克思主義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信心的堅定。政治上的堅定,離不開理論上的堅定。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就是從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把“兩個維護”建立在篤學篤信篤行上,增強我們對黨的價值追求和前進方向的高度政治認同和內在自覺,確保發展進程中具有統一的思想、堅定的意志、協調的行動、強大的戰斗力。對黨忠誠必須始于足下,體現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落實在每一次選擇、每一份堅守中。通過主題教育,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錘煉黨性的強大力量,強化黨員干部的責任擔當,為黨擔責、為黨盡責,以實際行動詮釋忠誠。

以學鑄魂,站穩人民立場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根本價值立場。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茂名高州市視察時,對鄉親們說:“中國共產黨沒有自己的私利,執政就是為人民服務,就是讓人民群眾幸福起來。”我們黨的百年歷史,是一部黨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的歷史。新征程上,發展面臨新的矛盾,區域發展不平衡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程中必須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廣東“下功夫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著眼的正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這一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征。站穩人民立場,就是要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圍繞黨中央關于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決策部署,深入推進各項惠民利民政策的落實,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凝心鑄魂筑牢根本,就是通過主題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經受思想淬煉、精神洗禮,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從而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握思想之舵。共產黨人是為崇高理想奮斗和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的統一論者,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共產黨人的根本政治立場,也是檢驗共產黨人理想信念的根本價值尺度。黨員干部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就是要懷有真摯深厚的群眾感情;就是要密切關注群眾的愿望和呼聲,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把惠民生的事辦實、暖民心的事辦細、順民意的事辦好;就是要以群眾滿意為最高標準,由群眾評判工作得失、檢驗工作成效。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始終站穩人民立場,對黨忠誠才有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踐行理想信念才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作者系暨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


原文鏈接:https://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304/17/content_10057872.html


中大新聞
新聞投稿
百家乐15人桌| 宝丰县| 百家乐送18元彩金| 属虎和属猴牛人做生意| 百家乐新注册送彩金| 利高百家乐官网游戏| 云鼎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百家乐官网娱乐平台开户| 百家乐交流群号| 大发888东方鸿运娱乐| 圣淘沙百家乐官网游戏| 百家乐赌场在线娱乐| 百家乐现金网最好的系统哪里有可靠吗| 大发扑克| 真人百家乐软件博彩吧| 百家乐单人操作扫描道具| 百家乐官网澳门路规则| 威尼斯人娱乐注册| 百家乐官网可以破解吗| 博亿线上娱乐城| 真人百家乐游戏网址| 信誉百家乐官网博彩网| 赌球记| 百家乐官网永利赌场娱乐网规则 | 天空娱乐城| 三公百家乐玩法| 百家乐官网网上漏洞| 百家乐官方网站| 金域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试玩全讯网2| 网上真钱游戏| 百家乐境外赌博| 朝阳区| 百家乐真人荷官网| 棋牌百家乐官网有稳赚的方法吗| 真人赌博网站| 威尼斯人娱乐城代理开户| 百家乐出千赌具| 明陞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8点直赢| 百家乐平玩法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