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赌场招聘-赌场有哪些_免费百家乐追号软件_全讯网最新资讯网址 (中国)·官方网站

專題聚焦

發掘抗戰時期中大紅色基因

稿件來源:歷史學系 編輯:孫琛 發布日期:2021-07-10 閱讀量:

中大新聞網訊(通訊員王子木)5月22日,我校歷史學系黨委書記楊元紅和曹天忠教授、李欣榮副教授及本碩博研究生一行9人,赴中共廣東省委粵北省委歷史陳列館及中山大學坪石辦學舊址,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踏尋戰時紅色足跡,發掘中大紅色基因。一同參加活動的還有我校韶關校友會秘書長彭岷勝、常務副會長司徒鵬、副秘書長葉紹新和沈軍等校友。

華南抗戰中的紅色砥柱

考察團抵達中共粵北省委機關舊址,對舊址及其歷史陳列館進行了參觀,并觀看了《烽火省委》。在參觀中,曹天忠教授依據展陳內容進行現場教學,重點突出華南抗戰中的中大校友,生動地講述了中山大學的紅色故事,吸引了大批游客隨隊學習。

曹天忠現場講授中大紅色校史(來源:歷史學系)

七七事變后,南方工委在中共中央的指示下成立,饒彰風(中大農科)任宣傳委員,負責主編機關刊物《大路》。次年,中共廣東省委取代“南委”,中大畢業生羅范群當選省委委員,饒彰風、古大存、邱萃藻則在其中分別擔任宣傳部長、統戰部長和青委書記。

在中共領導的華南抗日武裝中,更是處處活躍著中大人的身影。東江縱隊的總司令曾生、政治部主任楊康華及珠江縱隊的政治委員梁嘉、參謀長周伯明等均畢業于中山大學。同時,亦有大批中大學子投身東縱和珠縱。其中,工學院吳群卓、法學院譚東枝、師范學院馮慶翊、先修班劉渥丹等學子更是為革命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中大革命先輩于展陳上處處閃現的身影,讓中大師生、校友無比自豪,亦使同行其他游客對中山大學的紅色歷史深感敬佩。

師生、校友參觀陳列館合影(來源:歷史學系)

坪石時期的中大黨組織與粵北省委

1940年,在中大地下黨組織等支持下,國立中山大學由云南遷回粵北坪石。 回遷后,中共廣東(粵北)省委對這所具有光榮革命歷史的南方最高學府給予了高度重視,省委書記李大林親自領導中大黨組織工作,抽調粵中特委青年部部長陳能興、北江特委青年部部長張江明到粵北省委青年部任職,并動員了一批年輕的黨員和富有經驗的干部到中大投考、復學,以增強中大地下黨組織的力量。其中,張江明常駐坪石,以統一領導、協調中大的工作。

三界廟——抗戰時期國立中山大學中共黨組織活動遺址(來源:歷史學系)

粵北事件后,中大地下黨組織決定長期潛伏,停止了組織活動。1944年,張江明回到粵北著手黨組織的恢復,此后,省臨委和東縱多次派遣鐘國祥、趙炳權、李樹中等人去到粵北,動員中大黨員和進步群眾赴東縱參加武裝斗爭。是年夏,日軍南侵、粵北告急,中大黨員和進步學生200余人穿越封鎖線和敵占區,抵達東江縱隊,經東縱青干班培訓后,分赴東江、粵北、粵中及珠江三角洲的抗日武裝部隊和地方政權工作,在華南抗戰各條戰線上起著骨干作用。

田野中的中大紅色記憶

離開五里亭,考察團驅車前往國立中山大學法學院和師范學院的辦學舊址——武陽司、管埠,在地方專家何昆亮老師的指引下,通過實地走訪與口述歷史訪談,在田野中發掘記憶中的共產黨員和紅色故事。

中大遷至坪石后,代理校長許崇清聘請了一批思想“左傾”的進步學者來校任教。87歲的武陽司村民藍毓廷告訴我們,他的爺爺曾將房子給國立中山大學的王先生和李先生居住和辦公,爺爺總讓他不要打擾王先生寫文章。這里的王先生和李先生就是指王亞南和李達。在武陽司,王亞南立足于中國經濟的現實,向青年學生講授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并與中共地下黨梅龔彬、涂西疇、卓炯、劉渠等人保持著密切聯系。李達則給同學們教授“社會哲學”“中國社會經濟史”兩門課程,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辯證法唯物論思想。

在藍毓廷、袁性來等人的記憶中,中大師生與當地村民保持著融洽的關系。法學院師生不僅會在閑時幫村民割禾,還曾在村子里開辦過夜校,教授婦女、兒童讀書認字,將愛國主義教育長留在了鄉民心間。“你是中國人,我是中國人,大家都是中國人,中國人愛中國”,至今,藍毓廷老人仍能當場脫口背誦出夜校學過的內容。

考察團在對藍毓廷老人進行口述歷史訪談(來源:歷史學系)

通過口述歷史訪談,也捕捉到了共產黨員在中大進行地下活動的痕跡。管埠村民廖祝山的爺爺廖開才曾在師范學院的廚房幫工,在訪談中,廖祝山回憶了爺爺所講的故事。當時,中大地下黨曾在村中秘密開辦了1年多的夜校,夜校大約有七八人參加,均為成年男性。廖祝山說:“因為是說共產黨怎么好,所以不能公開”。隨后,廖祝山還帶考察團探訪了侯云輝的墓。他說,侯云輝與師范學院關系甚密,離開中大后被國民黨殺害,其尸骸十數年后為鄒氏族人收葬于管埠,且每年進行拜祭。根據先輩們的推測,他的真實身份可能是中共地下黨員。雖然這兩段新發現的歷史真實性有待進一步考證,但至少說明中大辦學對當地民眾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并為進一步尋找紅色史料提供了寶貴的線索。

考察團探訪侯云輝之墓(來源:歷史學系)

從中共廣東粵北省委舊址到坪石鎮的武陽司與管埠,從圖文、遺址再到口述,考察團不斷收集并發現新史料,盡可能地回到歷史現場,捕捉中大歷史的紅色碎片。在行走中,理解中大校史的針腳在整體歷史中的細密之處,體悟中大與中共革命、民族命運之間密不可分的聯系。回顧往昔,面向將來,更好地發掘和認識中大的紅色傳統,讓紅色基因歷久常新,代代相傳。

文稿終審:歷史學系 楊元紅

【參考文獻】

[1]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廣東地方史(第一卷)》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

[2]曾建昭:《廣東青年工作和改革開放時期的青運史工作——張江明訪談錄》,《青運春秋》,中國青年出版社,2016年,第318-330頁。

[3]張江明等:《中山大學在坪石時期(1940——1945)的學生運動》,中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4期,第59-68頁。

[4]林堅:《王亞南傳》,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21年。

中大新聞
新聞投稿
百家乐注册送10彩金| 百家乐视频双扣游戏| 明升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百家乐有多少局| 太阳城娱乐城下载| 风水24山辛山乙| 百利宫娱乐城信誉| 24山风水实例| 中宁县| 斗地主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澳门百家乐官网路单怎么看| 百家乐怎么发牌| 可以玩百家乐官网的博彩公司| 百家乐扑克牌手机壳| 康莱德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鸿运国际娱乐| 澳门百家乐公司| 玩百家乐官网如何看路| 大发888pt| 亚洲百家乐官网论坛| 飞7棋牌游戏| 百家乐电子路单下载| 毕节市| 老虎机游戏下载| 杨公24山日课应验诀| 真人百家乐官网平台下载| 亚洲顶级赌场的微博| 玩百家乐去哪个娱乐城最安全| 百家乐官网15人桌| 单双和百家乐官网游戏机厂家| 大发888boaicai| 澳门百家乐真人娱乐城| 单双和百家乐官网游戏机厂家| 百家乐多少点数算赢| 大发888娱乐城优惠码| 百家乐决战推筒子| 百家乐官网和21点| 百家乐官网压钱技巧| 威尼斯人娱乐城网上百家乐 | 大发888代理充值| 赌场百家乐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