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抗日第一家”羅氏家族中的大哥羅雨中回憶營救被日軍擊落海中的美軍飛行員、掌握多國語言的香港游擊戰士譚天回憶參與國際營救美軍中尉克爾、香港護士江培荃回憶在東江縱隊當軍醫救死扶傷……
長達60多萬字,記載了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在日軍占領香港的三年零八個月期間堅持抵抗日軍大量事跡的《東江縱隊口述史》擬于近期出版。該書以親歷者的視角再現了港人抗戰的烽火歲月,以及在民族危難中,香港與內地血濃于水、榮辱與共的歷史故事。
該書是現年88歲的中山大學退休教師李以莊在1978年至1984年間為創作電影劇本采訪所得口述資料,由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支持出版。
李以莊出身于廣東名門望族——梁培基家族。其母梁靄怡是廣州醫藥集團明興制藥的創始人“南粵先賢”梁培基的長女?!拔覀兗易逯泄灿?0多人參加了東江縱隊,其中還有一位是烈士?!崩钜郧f說。
家族中多人參加東江縱隊、參加抗戰的背景給了李以莊采訪這些老隊員的契機。新中國成立后,李以莊曾在廣州市文化局文藝創作室工作,她想到將自己的專業和東江縱隊隊員的故事相結合——將東江縱隊的抗戰故事寫成電影劇本。在家族前輩隊員等多方引薦下,多達70多位東江縱隊老隊員接受了她的采訪。
大量的采訪對象和翔實的回憶細節記錄,豐富了東江縱隊在香港配合盟軍作戰和抗擊日軍的歷史資料,其中還有不少隊員的戰斗故事為首次現世。人稱“香港抗日第一家”沙頭角南涌羅氏家族成員羅雨中便是其中一位。
據羅雨中向李以莊回憶,東江縱隊進入香港后和當地居民組織成立港九大隊,他們一方面營救被日軍抓捕的中國文化名人以及國際友人,另一方面,香港被日軍攻陷后土匪橫行民不聊生,港九大隊還擔當起了肅清土匪保護鄉民的重任,深受當地民眾愛戴。
1944年初,當地漁民救起一名被日軍打落掉入海中的美軍飛行員后便通知了港九大隊。羅雨中懂英文便被派去接應這名飛行員。他們在返回港九大隊海上中隊的途中遭遇日本電船搜查,好在海上中隊早有準備,雙方發生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營救海戰。
愛好文藝的香港青年黃施民參加抗戰時年僅17歲,加入了港九大隊鋤奸小組,主要任務是了解各村與日本有來往的漢奸,阻止漢奸向日軍傳遞情報。
據他向李以莊回憶,元朗日本司令部漢奸翻譯“林老虎”借日軍勢力橫行霸道,當地鄉民對他憤恨不已,此外他對游擊隊有所了解,常向日軍獻計攻打游擊隊。除奸小組隊員便喬裝打扮、埋伏在公路上,活捉了“林老虎”,在當地引起很大反響。
除了羅雨中、黃施明、譚天、江培荃等眾多香港愛國鄉民參加抗戰的英雄故事,書中還有眾多愛國華僑回國抗戰的事跡回憶,其中就包括泰國華僑吳毅等人。
李以莊表示,由于一開始的采訪目的是為電影劇本作訪談,因此她還記錄到了眾多東江縱隊隊員在戰爭時期的愛情故事,收集到了很多東江縱隊的戰爭歌曲。此外,她還利用自己的繪畫技能留下了很多東江隊員的肖像畫以及作戰地圖。
據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介紹,《東江縱隊口述史》共分上下兩篇,上篇圍繞戰爭和戰斗經歷:先是兩位東江縱隊領導人對東江縱隊發展歷史的歸納總結,然后是各部隊將士關于戰斗經歷的回憶。接著是大家對于典型人物——戰斗英雄劉黑仔的回憶。
下篇主要是非武裝斗爭工作,包括:統一戰線及國際營救工作,港九大隊與香港抗戰工作:華僑及港澳戰士成長經歷;電臺機要、思想宣傳、情報工作、交通工作;以及戰爭時期的婚戀與家國情懷。
原文鏈接: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951683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