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網訊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黨中央決定,表彰一批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和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6月28日下午,全國“兩優一先”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大會為受表彰的個人和集體代表頒獎。我校附屬第一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管向東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全國“兩優一先”表彰大會在京舉行,管向東教授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來源:附屬第一醫院)
管向東,1984年7月參加工作,199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附屬第一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醫學會重癥醫學分會主任委員。他被譽為全國“重癥八仙”之一,曾獲“廣東好人”“羊城好醫生”等稱號。2020年,他榮獲“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和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
一心向黨,初心永摯當先鋒
入黨24年,從醫36年,管向東堅守“醫病醫身醫心,救人救國救世”的醫者誓言,致力于實現引領中國ICU建設的遠大理想。他三十年如一日,積極投身我國現代醫學中新興的重癥醫學事業,為現代醫學、國家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性疾病的有效應對奠定良好的重癥專業救治基礎。
他醫德高尚,信念堅定,積極參加組織生活,帶動支部黨員對標爭先、奮進一流。他所在的外科十支部入選首批中山大學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并在2020年“七一”表彰中獲評“先進黨支部”稱號;他本人多次獲評學校、醫院“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獲獎證書和獎牌(來源:附屬第一醫院)
深耕不輟,奮勇爭先創一流
他大醫精誠,積極投身重癥醫學學科化建設。管向東帶領團隊,引領學科發展,牽頭建立綜合管理重癥醫學中心,成為衛生部首批5所大學ICU教學示范基地之一,建立國家衛計委首批國家臨床重點專科(2010年)、廣東省首個“重癥醫學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他敬佑生命,優化醫護通道和病房管理。為了在ICU“把不穩定的變量管理好”,管向東成功建立醫護人員通道、病人通道、污物通道有效分流的的ICU病區,首創促進醫護與病人及家屬深入溝通的TEA制度(即告知Tell、評估Evaluate,回答Answer),編制首份《中國重癥加強治療病房(ICU)建設與管理指南》被衛生部采納并沿用至今,主編首部《ICU診療指引與管理規范》。
他立德樹人,傾心培養重癥醫學人才。管向東創立本科生“重癥醫學”自選課程,每年定期開辦重癥專業進修醫生培訓班,為華南乃至全國重癥專業人才培養作出突出貢獻。
舍生忘死,火線馳援戰疫情
他逆行出征,擔當疫情防控急先鋒。作為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中央指導組的醫療救治組國家級專家,當新冠疫情來襲,他第一時間馳援武漢,奮戰在武漢幾乎所有重癥收治點ICU、湖北各基層縣市疫情定點醫院和ICU,為危重患者織起一張生命之網。身為中華醫學會重癥專業主委,他向全國同行發出倡議并獲得積極響應,全國4.26萬名援鄂醫護人員中,1.9萬名是來自ICU的醫護人員。
他編寫救治方案,貢獻中國智慧。疫情鏖戰時,他受命組織國內專家,凝聚一線抗疫經驗編寫《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重型、危重型病例診療方案》,帶領科室團隊編寫《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診治重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推薦方案(1版)》,向世界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
他八度出征,奮戰240余天,凱旋而歸!管向東先后奔赴喀什、綏芬河、沈陽、綏化、哈爾濱等局部聚集性疫情發生地,擔任一線“救火隊長”,直面最兇險的戰斗,救治最嚴重的患者,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作出重要貢獻帶領科室重癥救治組獲得國家衛健委頒發的“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其本人也獲得多個國家級獎項。抗疫歸來,他在多個場合用親身經歷講黨課,講述抗疫故事,宣講偉大抗疫精神,激勵廣大師生踐行初心使命。

管向東(左三)在喀地一院查房(圖片來源:附屬第一醫院)
“凡為醫者,性存溫雅,志必謙恭,動順禮節,舉止和柔,無自妄尊,不可矯飾。”這是管向東的座右銘。他就是這樣一名沖鋒在前的共產黨人、一名救死扶傷的白衣戰士、一名ICU學科建設的引領者,用責任擔當書寫醫者使命,用無悔行動踐行黨員初心。